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9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岑雪苇,,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化诗学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毋庸置疑的贡献,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以格林布拉特为例,通过对其权力话语分析方法的考察,联系其权力主题与文......
[期刊论文] 作者:岑雪苇,,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年份:2007
禅宗解脱的实质是生命的自由。通过明心见性、转迷入悟的途径,心灵摆脱烦恼业障,进入无我境界,从而体验到一种想象的自由。这一过程在很多方面类似审美活动,在体验上具有审美...
[期刊论文] 作者:岑雪苇,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3
李渔的戏曲美学在中国古典戏曲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在《闲情偶寄》中首次提出“态”的问题 ,丰富和深化了古典戏曲的表演美学。本文从态的特点、如何实现场上之态 ,以及态...
[期刊论文] 作者:岑雪苇,,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自然美的本源众说纷纭,禅宗"无情有性"说为探究自然美问题提供了一个值得重视的视 角。它以佛性一元论为基础,从心物关联与契合的角度,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圆融境界,从而对自 然...
[期刊论文] 作者:岑雪苇,,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从作家形象学的角度看,鲁迅形象是社会公众以鲁迅某些个性特征为核心,通过对其思想方面的某些要素加以概括,在公共话语空间建构起来的具有独特精神面貌的定型化形象;它由理性评判......
[期刊论文] 作者:岑雪苇, 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在鲁迅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以文学评论的形式,表达了青年鲁迅'别求新声于异邦'的思想启蒙目的.从鲁迅所求'摩罗'诗派之'新声...
[期刊论文] 作者:岑雪苇,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9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对文学的社会功能和艺术价值的理解不断窄化,加之反现代性作风盛行,造成文学观念的现代性迷误。其根源在于现代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岑雪苇,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1998
一诚然,艺术作为现实的审美反映,其内容和形式根本上受制于社会生活,但艺术创造作为文化活动,同样不得不接受文化的制约。应当承认,文化对艺术创造的制约,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有意识......
[期刊论文] 作者:岑雪苇,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本文提出了'作家形象学'的学科分支概念,从内涵、系统构成、特点、理论意义等方面,对作家形象这一文化符号现象作了初步论述,认为:作家形象就是社会公众以作家某些个...
[期刊论文] 作者:岑雪苇,,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小说是一种世俗化、人性化、欲望化的文体。它表达民间趣味,以此投合民间社会的人性渴求和生命向往。而改良主义者基于启蒙立场,忽视民间趣味的正当性,忽视中国传统小说历史地形......
[期刊论文] 作者:岑雪苇,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01
作家文化形象不是真实作者展示出来的个人形象 ,也不是存在于作品之中的隐含作者的形象 ,它是由作家、读者、批评家共同建构的作家的公众形象。本文从批评的角度 ,论述了作家...
[期刊论文] 作者:岑雪苇,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自然美的本源众说纷纭,禅宗'无情有性'说为探究自然美问题提供了一个值得重视的视 角。它以佛性一元论为基础,从心物关联与契合的角度,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圆融境界,从...
[期刊论文] 作者:岑雪苇,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罗曼·雅柯布森的诗性功能理论在现代西方文论界具有重大影响,但理论本身存在诸多漏洞,因此遭到了部分学者的严厉批评。本文从逻辑方面阐述了诗性功能理论的内在问题,指...
[期刊论文] 作者:岑雪苇,,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关于形象能否独立思维的问题,现代脑科学研究已经作出了回答。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斯佩里教授对动物和人所做的“隔裂脑”实验表明,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全部神经纤维切断...
[期刊论文] 作者:岑雪苇,,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罗曼·雅柯布森的诗性功能理论在现代西方文论界具有重大影响,但理论本身存在诸多漏洞,因此遭到了部分学者的严厉批评。本文从逻辑方面阐述了诗性功能理论的内在问题,指出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