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9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尹增芳,樊汝汶,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1994
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杂交的胚胎学研究尹增芳,樊汝汶(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应用控制授粉、常规行蜡切片技术,研究了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北美鹅掌楸...
[期刊论文] 作者:尹增芳, 来源:生物学教学 年份:2008
紫露草(Tradescantia virginiana)具有取材容易、制作方便、观察内容简单明了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植物实验材料。...
[学位论文] 作者:尹增芳,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2000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首次详细地观察研究了美洲黑杨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发育,结果表明:1.美洲黑杨茎端由原形成层向难管形成层的转化是逐渐进行的,其细胞的超微结构特...
[学位论文] 作者:尹增芳,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叶建国,尹增芳, 来源:林业科技开发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尹增芳,樊汝汶,,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利用电镜技术研究美洲黑杨次生韧皮部筛管和伴胞发育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观察到筛管和伴胞由同一个次生韧皮部衍生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筛管的发育历经未成熟期、成...
[期刊论文] 作者:尹增芳,樊汝汶,, 来源:植物学通报 年份:2006
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s)是一种重要的商业用材树种,在我国多用作胶合板和纸浆原料,其速生性的特点也很早为人们所认识。众所周知,树木次生维管组织的发育具有内在的节律性,与此......
[期刊论文] 作者:尹增芳,樊汝汶,, 来源:浙江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利用常规电镜技术,观察研究了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化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美洲黑杨导管形态的建成可划分为初生壁的延展、次生壁的构建与穿...
[期刊论文] 作者:尹增芳,樊汝汶,,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7
观察次生韧皮部筛管分子发育过程中原生质组分的变化,对于研究筛管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以美洲黑杨为实验材料,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了次生韧皮部筛管发育过程.根据...
[期刊论文] 作者:尹增芳, 樊汝汶,,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1999
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植物细胞壁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现在已基本清楚了细胞壁的解剖结构及化学组成,但细胞壁的发生发育、细胞壁的功能和细胞壁的......
[期刊论文] 作者:尹增芳, 樊汝汶,, 来源:植物资源与环境 年份:1997
花粉败育是限制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生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败育多数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之前,少数发生在小孢子形成以后,是由于花粉发育过程中存在异常现象造成的。异常现象有7个方面:(1)造孢......
[期刊论文] 作者:孙方弢,尹增芳, 来源:林业科技开发 年份:2008
以MS培养基培养木瓜种子,观察研究在不同的NaCl浓度胁迫下,木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状况。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木瓜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幼苗根系活力下降;叶绿素含量、SO......
[期刊论文] 作者:张雪英,尹增芳,, 来源:林业科技开发 年份:2008
采用基于光学平台的荧光显微技术,分析比较了不同处理条件下荧光假单胞茵荧光效果的差别。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活体状态下的自发荧光弱于死亡状态;不同荧光染色剂对荧光假单胞......
[期刊论文] 作者:尹增芳,方炎明, 来源:中国农业教育 年份:2007
根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理念,植物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学生植物科学素养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为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建立在整合植物科学知识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樊汝汶,尹增芳,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0
我们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的花芽分化,结果如下:(1)花芽通常于果熟后期开始分化。越冬的离心皮雌蕊...
[期刊论文] 作者:尹增芳,樊汝汶,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杨树是林业生产中的速生用材料种之一,也是林木研究中重要的目的树种。长期以来对杨树的应用基础性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初步形成了林木维管组织形成和结构的基础知识,提出在......
[期刊论文] 作者:樊汝汶,尹增芳, 来源:植物学通报 年份:1999
本文主要介绍植物木质部发生和发育的研究历史及其进展情况,涉及的学科有生理学、系统发育学、遗传学和结构植物学等。评述了从整体、器官、组织细胞直至分子水平的研究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樊汝汶,尹增芳,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1995
本文观察描述了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和北美鹅掌楸(L.tulipifera)花粉在异已柱头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期间多糖壁前体的发生、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多糖壁前体在形态上有P-粒子(Polysaccharideparticles),被膜小泡(coatedvesicle)和小泡(vesicle)三种。2、P-粒子于......
[期刊论文] 作者:尹增芳,方炎明,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从解剖学的角度观察了杂种马褂木插穗不定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杂种马褂木1 ̄2年生插穗茎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生根原基源于初生射线与维管形居交汇处细胞的......
[期刊论文] 作者:尹增芳,樊汝汶,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了美洲黑杨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发育,结果表明:(1)从顶端分生组织至原形成层,以及由原形成层向维管形成层的转化是随着茎的发育膛渐向顶进行的,而且叶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