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0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尚云川,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91
【正】 木雕“曹盖”,白马藏语为“面具”之意。又名“大鬼”、“小鬼”。“鬼”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意为祖先。白马藏人的宗教信仰处于原始自然崇拜阶段,视日、月、山、川、火...
[会议论文] 作者:尚云川,, 来源: 年份:2004
一、缘起自从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到现在的二十五年间,艾滋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国大地蔓延。面对这一世纪的难题,学术界对它的认识发生了由单纯的医学和健...
[期刊论文] 作者:尚云川,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在藏族传统社会中,妇女是主要的生产劳动者。解放后,妇女在政治、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地位有了显著的变化。但在四川牧区,目前观念的转变仍然是藏族妇女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尚云川,,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6
扎巴藏人的亲属称谓是母系制的,其父系亲属称谓极不完整,并且在其亲属称谓中没有表达姻亲关系的称谓,表明其亲属制起源于母系制,并经历过漫长的母系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尚云川,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92
【正】 羌族服饰是羌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居住地区的差异而演化出不相同的几十种风格。羌族村寨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羌族人民在这自然的熏陶下,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
[期刊论文] 作者:尚云川,, 来源:民族语文 年份:1984
【正】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五日——十八日,四川省第二次民族语文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各州、县编(翻)译局(室)、教育局以及省教育厅、广播电台、民族出版社、民族...
[期刊论文] 作者:尚云川,, 来源:理论与改革 年份:1993
纳日人,自称“纳”或“纳日”,他称“摩梭”.长期生活在金沙江上游川滇交界地带.以沪沽湖区为聚居中心。现有人口约为5万。川滇两省大约各占一半。...
[期刊论文] 作者:尚云川, 来源: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本文对四川省藏文学校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以及制约发展的因素作了实地调查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尚云川,, 来源:藏学学刊 年份:2008
四川藏区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由于各种原因,艾滋病防治在四川民族地区存在一定困难。本文提出了一些艾滋病防治的对策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尚云川, 来源:凉山大学学报 年份:2004
在执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同时,金阳县热柯觉乡利用民族风俗习惯,制订一些让群众自觉遵守拥护的乡规民约,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收以很好效果,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生态环境的好转使......
[会议论文] 作者:尚云川, 来源: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冯敏, 尚云川,,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年份:2002
四川省是民族众多的省份,各民族的服饰文化历史悠久,绚丽多姿,层面丰富,积淀丰厚.它们表现出各民族的历史轨迹、社会变迁、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创造才能和心理素质.本文论述...
[期刊论文] 作者:尚云川,范琼雯,,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艾滋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国大地蔓延。在四川藏区,艾滋病的几种传播途径并存。由于藏区农牧民群众卫生知识的匮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今后的一段时间,这种传播趋势可......
[期刊论文] 作者:杨健吾, 尚云川,, 来源:西藏研究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刘辉强,尚云川,,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6
本文简介了民族语言中的尔苏、纳木依、贵琼、扎巴四种濒危语言的情况,对四种语言的调壹研究进行了回顾,提出了语言调查研究中的遗留问题。强调了濒危语言、弱势语言保护的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刘辉强,尚云川,, 来源:华西语文学刊 年份:2016
羌语曲谷话是羌语北部方言中的一种代表性方言。其语音具有代表性,能兼顾南、北两个地区,共有单辅音声母42个,49个复辅音声母;有32个单元音韵母,44个复合元音。韵母中有188个...
[期刊论文] 作者:郎维伟, 张朴, 尚云川,, 来源:西藏研究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杨健吾,尚云川,张利, 来源: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泸定中学是甘孜州两所重点高完中之一,在甘孜州民族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加大投入,调整结构,改变管理体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是...
[期刊论文] 作者:唐作红,蒲晓铀,高晓丽,尚云川,李少华,蔡艳,张晴晴,谭琴,, 来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年份:2016
目的评价四川省凉山彝族自发迁居移民艾滋病宣教项目效果,为扩大四川省凉山彝族自发迁居移民艾滋病宣教覆盖面提供依据。方法在2013年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项目的支持下,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