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69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封世文, 来源:语言科学 年份:2005
[会议论文] 作者:封世文;, 来源:第五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 年份:2015
  诸多研究表明,名词和动词的加工可能会激活大脑中不同的脑区。不论是从形态变化还是从词汇语义的角度来区分名词和动词,都可能将二者的加工脑区分离,特别是动词加工在大脑的......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丹丹,封世文,,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6
兼类词在《马氏文通》以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中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究其根源在于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本文将语言共性论下的汉语研究和神经语言学研究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
[期刊论文] 作者:封世文,杨亦鸣, 来源:语言科学 年份:2019
“了”的句法属性是学界争论已久的问题。在句子“做完了作业”中,“做完了”是一个复合动补结构,研究表明在这个句子的上层VP结构中存在轻动词,可以称之为复显轻动词。而对...
[期刊论文] 作者:封世文,杨亦鸣,, 来源:外语研究 年份:2007
脑功能成像技术自上个世纪末应用到语言学研究中以来,已有不少有关汉语神经机制的研究成果问世。但是综观这些研究,大多限于对汉语字、词的探讨而且几乎没有统一的语言学理论作......
[期刊论文] 作者:封世文,耿立波,, 来源:当代经理人 年份:2006
概述对词的句法信息进行的实验研究,着重介绍运用影像学手段对词的句法信息所做的探讨,进而讨论词的句法信息研究面临的问题以及词的句法信息和语义信息的关系并小结现阶段研...
[期刊论文] 作者:封世文, 杨亦鸣,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 年份:2011
汉语词组中移位的句法动因是在这个词组中存在一个隐性的轻动词"使",然而轻动词本身还缺乏更多的证据支持。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高空间分辨率测查词组中隐性句法移位的脑加工过程,可以为轻动词的存在与否提供证据。本研究结果表明,词组中句法移位的脑机制主......
[期刊论文] 作者:封世文,祁焫楠,苏翔, 来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2020
选取一例汉语典型句法失语患者,将图片理解产出汉语肯定句和否定句作为实验任务,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对患者的肯定句和否定句理解和产出加工过程进行研究。同时将同...
[期刊论文] 作者:封世文,沈兴安,杨亦鸣,, 来源:心理学报 年份:2011
大脑中的句法加工模式是神经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句法加工是否存在独立性一直是研究者争论较多的问题。有形态标记的英语等印欧语语言的句法可以通过形态变化表现,而汉...
[期刊论文] 作者:封世文,祁焫楠,苏翔,, 来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2020
选取一例汉语典型句法失语患者,将图片理解产出汉语肯定句和否定句作为实验任务,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对患者的肯定句和否定句理解和产出加工过程进行研究.同时将同...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丹丹,杨亦鸣,封世文,李建策,,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 年份:2006
已有的汉语名动分离研究在实验设计上存在重大不足。本研究通过对名、动、形充当名词修饰语的脑机制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名、动、形充当修饰语激活的脑区显著不同,表明根据语...
[期刊论文] 作者:封世文,李倩南,杨龙,邵可青, 来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年份:2020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P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神经系统性言语障碍疾病。早期研究初步发现大脑水平的致病原因;而基于基因技术研究发现,约20%~30%患者存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9基...
[期刊论文] 作者:杨亦鸣,梁丹丹,顾介鑫,翁旭初,封世文,, 来源:语言科学 年份:2002
大多数名动分类实验的结果支持名词和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是人们区分二者的依据,但这些实验只是从语义角度来设计研究方案的,大大制约了其结论的语言学价值.本文从语法角度来...
[会议论文] 作者:封世文, 梁丹丹, 王美豪, 翁旭初, 杨亦鸣,, 来源: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亮,刘俊飞,耿立波,封世文,杨亦鸣,,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年份:2010
背景:近年来随着构式语法理论的兴起,构式因素在语言加工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这些观点与人脑中的语言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换言之这些理论有无人脑的神经生理......
[期刊论文] 作者:封世文,程国勤,赵汉青,耿立波,沈兴安, 来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年份:2006
目的 利用Fmri研究大脑左半球前额叶特别是前额叶中、下回(Brodmann 9/46或者BA9/46)在汉语加工中的神经机制.方法 选取18名不同被试,运用1.5T Siemens Symphony磁共振成像机...
[期刊论文] 作者:杨亦鸣,梁丹丹,顾介鑫,翁旭初,封世文, 来源:语言科学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封世文, 翁旭初, 沈兴安, 林冲宇, 向华东, 杨亦鸣,,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年份:2007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探讨大脑中与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词组加工的脑区。方法:实验于2004-05/2006-11在北京安贞医院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以及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
[期刊论文] 作者:赵汉青,朱月蓉,程国勤,王安明,封世文,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目的:通过考察大脑在加工量词时的活动情况,探讨量词加工的相关功能区及不同量词功能区可能存在的差异.方法:对18名健康志愿者行名量词和动量词语义(正确与错误)判断任务,比...
[会议论文] 作者:梁丹丹, 封世文, 李建策, 王美豪, 翁旭初, 杨亦鸣,, 来源: 年份:2004
在神经心理学有关语言障碍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是有关名动的双重分离现象。以往的名、动加工机制研究多针对的是印欧语,汉语的相关研究则以汉语缺乏形态作为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