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0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寇华东,, 来源: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年份:2020
近年来,人们对地震背景噪声方法的认识有了显著地提高,与背景噪声相关的研究大量涌现,涉及如地下介质成像、介质动态变化和介质各向异性等研究,甚至应用地震背景噪声检测波形...
[期刊论文] 作者:彭菲,王伟君,寇华东,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20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造成了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广大地区严重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但是该地区和地震灾害密切相关的沉积结构和地震场地响应特征研究,相对比较缺乏.本文利用1...
[期刊论文] 作者:寇华东,王伟君,彭菲,闫坤,, 来源:地震 年份:2020
时钟精度是地震观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需要通过卫星授时信号来保障。当卫星信号被屏蔽或仪器守时部件出现问题时,地震计内部时钟会逐渐漂移,给后续数据处理带来极大困扰。利用地震背景噪声台站对互相关提取的经验格林函数,不仅可以用于结构成像,也可以用于检......
[期刊论文] 作者:袁爱璟,王伟君,彭菲,闫坤,寇华东,, 来源:地震 年份:2021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特别是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在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数据特征提取和预测等方面的应用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地震预测是复杂、涉及面广、不成熟而且充满争议的科学问题;其发展受......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王伟君,王琼,杨峰,刘宁,寇华东,, 来源:地震 年份:2019
北天山地震带地处中国大陆强震高发区,孕震构造复杂,近年来陆续发生了2016年呼图壁M_S6.2地震和2017年精河M_S6.6地震。由于测震台网相对比较稀疏,该区域微震监测能力较弱。本文主要采用波形模板扫描法对北天山中段(43.5°N~44.5°N; 85°E~87.5°E)进行微震事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