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9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87
寇养厚的《传统戏曲程式的两重性》一文,对程式的产生、发展与作用论述颇为透彻,掩卷沉思,对“三并举”方针之贯彻、现代戏表现方式的拓展及整个戏剧之改革,将会有所启示。展...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老子的“阴柔胜阳刚”观念寇养厚《老子》五千言,文字虽短,但思想内容却极其丰富,而“阴柔胜阳刚”观念即是其主要思想内容之一。本文前四部分从几个大的方面对老子的阴柔胜阳刚...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欧阳修古文理论中的“道”寇养厚欧阳修的古文理论,从总体上看,继承了韩愈的传统。他曾对苏轼说:“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引)就是说,他的古文理论总是把“文...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8
唐代三教并行政策的形成寇养厚一这里首先说明三个问题。(一)关于“三教”。所谓“三教”,按一般说法,是指以孔子为教主的儒教(孔教)、以释迦牟尼为教主的佛教(释教)、以老子为教主的...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4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以理囿情”观念寇养厚1《尚书·舜典》的"诗言志,歌永言",最早提出了诗歌的“言志"问题。在先秦时期,"志"与"情”当然有微别:前者主要指人的志向、怀抱、理想,偏于...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韩柳论“文”寇养厚韩愈和柳宗元在论及文道关系时虽然都认为“道”是文的内容,“文”只是道的载体,“明道”是为文的目的,“为文”只是明道的手段,但是,他们古文理论的精华却在于对“文”的论述。...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先秦道家的“自然任情”观念寇养厚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儒家创始人孔子所提出并被后世儒者所继承发展了的用礼乐制度和仁义道德限制作者个人情感的观念,一直占统治地位,我把这种观念称之为“以理囿情”观念。...
[期刊论文] 作者:张展华,, 来源:克拉玛依学刊 年份:2013
寇养厚先生《雕虫斋律诗集》多为咏史和怀古,以古抒怀,以史咏今,充满诗情画意、睿智才识,满怀故乡情结、家园眷念,律工语佳,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
[期刊论文] 作者:张展华, 来源:克拉玛依学刊 年份:2013
摘 要:寇养厚先生《雕虫斋律诗集》多为咏史和怀古,以古抒怀,以史咏今,充满诗情画意、睿智才识,满怀故乡情结、家园眷念,律工语佳,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  ...关键词:寇养厚;《雕虫斋律诗集》;故乡情结;家园眷念  中图分类号:I207.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6-0068-04  《文史哲》前副主编、山东大学著名教授寇养厚先生...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9
汉武帝之所以重视《公羊传》,既有总体原因,也有具体原因。从总体上看,因为在"《春秋》三位"中,《公羊传》属于政治理论性著作,而以其为主要经典的个文经学也全都注重阐发义理以......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武则天佛教居先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大规模翻译佛经,对许多著名高僧给以礼遇,有种种佞佛举动。在佛教居先之同时,武则天又给道教以合法地位,让它与佛教共存。之所以主张佛教居先,一是......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99
《春秋》三传的作者及成书过程,以及经历秦火之后如何复现于世,是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汉代君主对三传的态度,也对学术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庄子认为,对“道”不可作知性判断与名理言辨,只能靠虚静的心境体悟而得。庄子虚静悟道现的审美意义有三:一是具有审美直觉的显著特征,二是与审美静观相通;三是与审美的非功利性相......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陕西戏剧 年份:1984
近读杨文颖同志关于秦腔流派问题的大作(《陕西戏剧》一九八三年第十一期),深受启迪,也想谈一下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戏曲艺术流派,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第一,要有独特...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3
《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存在着很多分歧。现根据我们所见的材料,将建国以来《西游记》研究中讨论较多,争论较大的几个问题试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86
《戏曲表演中的‘体验’与‘表现’》一文,虽长了些,可顺畅,对于从事表演艺术的同志,不无裨益。...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1992
孙、刘二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联盟,并取得抗曹的胜利。但随着三国鼎立局势的形成,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孙、刘荆州之争已势所难免。由于关羽的轻敌和认识等错误,更由于诸...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孔子认为文艺有感发、认识、教育、讽刺、实用、修身等社会作用,而他所说的“温柔敦厚”是对人而言,并非对“诗教”本身而言。孔子关于文艺社会作用的思想,开创了我国艺术理...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1
针对西汉君主普遍重视今文经学而轻视古文经学的状况,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进行了二百年的斗争,结果古文经学由衰而盛,最终压倒了今文经学;今文经学则盛而衰,为古今经学所取代。......
[期刊论文] 作者:寇养厚,,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正】 长期以来,人们对《西游记》的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近几年的研究中,肯定与否定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研究者各自从不同的方面引用鲁迅关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