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0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中西管理思想比较论纲官鸣1.和其他文化形态一样,人类的管理思想也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渊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的西方管理思想,它在近代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演变为具有一定科学形态的...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高校理论参考 年份:1994
全国第三届理工农医博士生“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研讨会在厦门召开官鸣全国第三届理工农医博士生“现代科技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研讨会1993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厦门...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93
论交叉科学发展的相关衍生规律官鸣相关衍生规律是指在科学整体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需要的推动和发展认识自身的矛盾运动,不同学科之间必然会产生出某些相关点,以这些相关点作为生长点,就可以不断衍生出一系列新的学科...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份:199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战略格局中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日本的崛起。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岛国,而且作为战败国之一,战后几乎成了一片废墟。但是,在短短的几十...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恩格斯早就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来,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这...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年份:1993
【正】 推动人类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一些研究者着重从经济因素方面进行考察,这无疑是合理的。但如果片面把社会生产看成是科学发展的唯一动力,不能...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自然科学是一个动态系统,而不是一堆完备知识的堆积。自然科学的发展犹如社会的发展一样,遵循它固有的规律。为了把握科学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揭示科学发展进程的本质,把科学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在一个统一的历史长链之中,而这个长链的每一个大环节就是科......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现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四十年代以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相继出现,使人类的认识能力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如何以现代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如何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括现代自然科学的新成就,这是摆在哲学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科学认识既是人们探索真理的活动,也是人们创造价值的活动,这个活动的全过程都贯穿着人们对科学认识的价值评价。社会主体对科学认识的价值评价,深刻地影响着科学认识的目的、科学实践的进程、科学理论的选择,以及科学认识价值的实现。因此,从理论上探讨科学认......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理论学习月刊 年份:1994
论真、善、美的管理价值官鸣管理是人类社会的一项基本实践活动,也是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基本途径。在管理活动中,人们不仅以真、善、美作为努力追求的目标,而且也以真、善、美......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学术问题研究 年份:2006
认识构架在哲学史上是为解决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而提出来的重要概念。康德明确提出认识构架是一种概念性的感性结构方式,是连接感性与知性的中介,但他没有对构架的来源作出科...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学术问题研究 年份:2005
严复是中国近代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的总代表,是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最主要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进行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科学的伟大尝试,系统地接受了西方的科学教...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世纪之交,各国的高校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在21世纪,高校对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在于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中国高校必须建立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人类的科学认识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形相的复杂运动过程,这个运动的内在机制就是它固有的自组织性。正确把握科学认识的这种自组织性,是认识科学发展的动力、方向、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可以说,现代西方科学哲学诸学派从某些侧面上已经触及到这个......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学术问题研究 年份:2007
"认识构架"是人在认识中连接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认知结构。最初社会认识构架的形成,是人们劳动实践的原始操作提炼为动作的结构形式,再与语言相连接,逐渐转化为形式化...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8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自然科学史学会、厦门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发起的“全国第一届中西科学思想研讨会”,于6月28日至7月2日在厦门大学举行。这是今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史领域的一次重要学术活动。与会同志从探讨中国和西方科学思想入手,对深化......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科学·经济·社会 年份:1993
现代科学技术由于大量分化和综合,形成了众多的交叉学科.交叉科学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涨落加速规律就是交叉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它揭示了交叉科学发展过程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一个先验认识论的“图式说”。对于这个“图式说”,历来人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康德的图式与“先验演绎”是相矛盾的,责其先验唯心主义不彻底;有的则认为图式说在康德的先验逻辑中是画蛇添足的东西,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大自然探索 年份:1989
自然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的某种属性和规律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种理论能够满足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一定需要,因而具有价值。科学理论的价值评价是人们对某一科学理论的价...
[期刊论文] 作者:官鸣,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科学认识的可接受性,指的是科学认识的成果(假说或理论)能被科学社会所接受的内在根据和性质。科学认识之所以具有可接受性,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因此,一种科学认识成果是否具有可接受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