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宗登伟,, 来源:郑州大学 年份:2006
目的 应用3D-DSA,对颅内动脉瘤进行诊断,详细了解颅内动脉瘤的解剖特征,通过与2D-DSA对比分析,阐明3D-DSA的特点;对颅内动脉瘤行术前评价,研究颅内动脉瘤治疗方式的选择;对于适合行......
[会议论文] 作者:宗登伟, 来源: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年份:2019
目的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术(RFA)对于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 方法:搜集2008 年3 月至2009 年3 月56 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31 例,女25 例;年龄22-80 岁,平均(56±10)岁;肿瘤最大径1.5-10.0 cm,平均(4.5±2.2)cm.其中单发......
[期刊论文] 作者:朱兆承, 宗登伟,, 来源: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份:2017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联合新癀片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新癀片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疗程...
[期刊论文] 作者:李麦福,刘玉霞,宗登伟, 来源:医学文选 年份:1999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现对12例中晚期膀胱癌患者采用术前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3~4周后行部分膀胱切除术,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
[期刊论文] 作者:宗登伟,李天晓,翟水亭,曹会存,, 来源: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年份:2006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栓塞治疗中是否优于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方法:4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均在破裂急性期行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应用二堆数字减影血......
[期刊论文] 作者:李天晓,宗登伟,翟水亭,曹会存, 来源: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年份:2006
患者男,60岁,头晕10年。血压180-210mmHg/95-140mmHg,双侧肾动脉处可闻及血管杂音,血清肌酐为140μmol/L.彩超示右肾动脉最大流速为186cm/s,肾动脉主动脉流速比大于3.5。左肾动脉...
[期刊论文] 作者:李红杰,王艳红,李素婷,宗登伟,, 来源: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2016
目的评析呼吸调控技术在CT引导下肝癌精准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8例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
[会议论文] 作者:宗登伟,黎海亮,郭晨阳,肖金成,余朴,李靖, 来源:第十二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 年份:2015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富血供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18例临床确诊富血供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栓塞后3-7天行C...
[期刊论文] 作者:郭晨阳, 胡鸿涛, 黎海亮, 杜峰, 宋涛, 宗登伟,,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2010
目的:分析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热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在CT引导下.微波热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共治疗223次,治疗肿瘤数目127个。微波频率2450MHz,输......
[期刊论文] 作者:宗登伟,郭晨阳,黎海亮,程洪涛,胡洪涛,肖金成,, 来源:当代医学 年份:2010
目的评价肝动脉药物灌注加化疗栓塞治疗胆囊癌肝转移患者临床价值。方法30例胆囊癌肝转移患者均采用肝动脉药物灌注加化疗栓塞,共介入治疗110周期,化疗药物为吉西他滨+顺铂,...
[期刊论文] 作者:翟水亭,李天晓,曹会存,白卫星,王子亮,宗登伟,孟艳丽,, 来源:中原医刊 年份:2006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对126例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88例采用旋转血管造影...
[期刊论文] 作者:李天晓,翟水亭,曹会存,白卫星,王子亮,宗登伟,孟艳丽, 来源:全国血管性疾病介入新技术研讨会 年份:2006
目的:探讨局部灌注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TA)、内支架置入(endovascular stent,ES)以及血栓旋切等微创手段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下肢动...
[期刊论文] 作者:翟水亭,李天晓,曹会存,白卫星,王子亮,宗登伟,孟艳丽,, 来源:中原医刊 年份:2006
目的探讨完全阻塞型布-卡氏综合征(BCS)介入治疗穿刺开通方法.方法利用不同的穿刺手段对356例该类型BCS行穿刺开通术,并时阻塞段行球囊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等介入放射学方......
[期刊论文] 作者:翟水亭,李天晓,曹会存,王子亮,白卫星,宗登伟,孟艳丽,,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 年份:2006
对我院2002—02~2005—10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DA)介入治疗138例分析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孟艳莉,黎海亮,赵妍,郭晨阳,宗登伟,余朴,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份:2017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难治性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
[期刊论文] 作者:翟水亭,李天晓,宗登伟,曹会存,王子亮,白卫星,刘建文,, 来源:当代医学 年份:2010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股-腘动脉闭塞性疾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43例58处病变,狭窄性36处,闭塞性22处,采用球囊成形、支架成形、腔内旋切和内膜下血管成形等...
[期刊论文] 作者:翟水亭,宗登伟,李天晓,曹会存,王子亮,白卫星,孟艳丽,,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06
脑动脉瘤(cerebral aneurysm,CA)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主要原因。以往,DSA是诊断CA的金标准,但由于血管重叠和位置关系,有时会发生漏诊。近来,随......
[期刊论文] 作者:翟水亭,李天晓,曹会存,宗登伟,王子亮,白卫星,刘建文,, 来源: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2006
目的通过对比三维DSA(3DDSA)与二维DSA(2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作用,说明3DDSA优于2DDSA。方法42例资料完整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2D和3DDSA检查,常规2DDSA检查后即行旋转DSA检...
[期刊论文] 作者:翟水亭,李天晓,宗登伟,曹会存,王子亮,白卫星,刘建文,, 来源:实用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6
目的评价3D 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作用,并与2D DSA比较。方法50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均行2D DSA及3DDSA检查。观察2D DSA及3D DSA(VR)对颅内动脉瘤瘤颈和瘤体形态的显示,评...
[会议论文] 作者:白卫星;李天晓;翟水亭;曹会存;王子亮;宗登伟;孟艳丽;, 来源:全国血管性疾病介入新技术研讨会 年份:2006
目的:观察了解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在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胭下段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选取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对其7支腘下动脉的15处病变进行了PTA治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