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章昌黎,,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82
最近拜读了宋知行同志的“董廷瑶老师治愈儿童慢性结肠炎三例”(本刊一九八二年第三期)一文,获益良多。但对文中乌梅丸汤剂中的川椒目一味,笔者认为应以川椒为宜。因川椒与川...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概括了“魂”的三种功能,认为人体特异功能的出现与魂的作用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 年份:1984
痰之见症,有内外之别。咳喘上气诸病,为痰在外者;流走于脏腑经络,则为内痰。其中,以心热之痰而变生惊痫、痴癫之症,从豁痰开窍论治取效,此为中医痰病学说的一大特色。这...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中医药研究杂志 年份:1986
在有关中医抗老延年学说及防治老年病的探讨中,肾和脾的功能都受到了注意。肾气在衰老及抗老中的关键地位素为大家熟知,而脾土在其间的重要作用,前贤论说虽多,然较分散;...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04
头风为头痛之久远者,乃有偏正之别。多见于中青年妇女,一般责之风寒外客、痰火内郁。然偏头风病,又有以左右分辨的,如丹溪有云:“左为风虚,右为痰热”;李用粹亦以左多血...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4
史籍有和、缓之名,医道尊歧、黄为祖。世但以医经家统而称之,而不复探究伯高、少俞、少师之学,由来尚矣。今寻其余绪,奇功历历可数,不禁慨然,诚可谓“为而不恃,功成而弗...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1984
本草的药性理论,起源甚早。《内经》、《本经》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均有记述;金元时期张洁古、李东垣、王好古诸贤则在药物的气味归经,升降浮沉、引经报使等方面作了进一...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5
阙左烟体痰浊素盛,痰湿下注,发为泻痢。痢止而痰湿不行,升降开合之机皆为之阻,以致右胁作痛,痛势甚剧,按之竖硬有形;中脘板滞,不时呃忒,气坠欲便,而登圊又不果行。苔白...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1984
一、桑寄生的功能桑寄生,苦平,入肝肾。功效:补肝肾,除风湿,强筋骨,益血安胎,通络行乳。根据祖国医学的药性理论,其功能如下: 1.资于天气,不假土力,故能补益肝肾,扶助真...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1982
董廷瑶老师为我市名老中医,现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董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积数十年之经验,颇有擅长。一方面,善于运用如麻黄汤、桂枝加杏朴汤、麻杏石甘汤等经方;另...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陕西中医 年份:1987
(一) 《内经》强调分部面诊的重要。《灵枢·五色》以鼻为中心,“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素问·刺热》以左右两颊分属肝肺,心主额,肾主颐,鼻属脾。另有《素问...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9
中医强调临症制宜的圆通灵活性,张景岳谓之“用方之意”。这一包含在治则治法中的技能与艺术,若仍借张氏用词,姑可谓之日“方略”。本文拟就这一方面,略抒己见。揆度权...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中医研究 年份:1990
一般认为五行生克乘侮不过是比拟类推,取类比象,属于推理而已。本文从数学“群论”的概念和性质来讨论五行学说提出从哲学的五行转变为医学的五行,其指导思想是群论。...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4
在中医史上,元气学说与奇经学说基本上是各自发展的,但随着人们对人体生理、病机等认识的深入,在明代命门理论的兴起时,出现了将元气与奇经联系起来研讨的情势;而在清代...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2004
我馆馆长、名老中医董廷瑶老师,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时,运用仲景乌梅丸汤剂加减,颇获功效。近年用治小儿慢性结肠炎,亦得痊愈,兹作简介如下。例一、王×,男,10岁。...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陕西中医 年份:2004
近代名医张锡纯,在祖国医学的临床与理论上,具有多方面的成就.其中对于本草药性学说,建树良多.本文将根据其《药物解》为主,试分析一下他在这一方面的学术特点. 对药性...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1986
小儿大便不通,一般并非大病。然临床所见,亦不乏变症。今摘录董师诊治之诸种便秘验案数例,于后学或有可借鉴云耳。例一、气结食滞沈××,女,4岁。1984年2月22日就诊,患...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云南中医杂志 年份:2004
中医关于人体生命的形成和维持,有其独到的理论与概念,其中尤重精气神。中医认为,是“奉生而周于性命者”(《灵枢·本藏》)一般以精为气之母、神之宅、三位一体,互生共...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2004
源流和内容导引在我国可谓源久流长,它在医学和体育上都居于重要地位。史载战国时的扁鹊曾以“(足乔)引、案抗”《扁鹊传》等法救治病人;而在《内经》中导引已是常用的...
[期刊论文] 作者:宋知行,, 来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4
一、张景岳论精血张氏的精血论,是他的命门学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他的学术思想中,命门是真阴真阳的所在。但他又明确指出:“命门为精血之海”(《景岳全书》)。对照他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