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82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12
辛弃疾对散文句法的灵活运用,使词呈现出鲜明的散文化特征。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创作方式,使词脱离了词体的束缚,解放了词体,然而却增加了听众听唱时的难度,降低了人们听赏词的...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06
杨万里是涵养于理学的诗人,理学使杨万里具有了玄远的思维空间、广阔的观察视角和乐意盎然的观物态度,这是理学对于诗人自身创作素质的培养,是杨万里得以创作出诚斋体的充分...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梅尧臣的诗学关注现实,主张有为而作,反对空洞的言辞。在梅尧臣的诗学体系中,平淡与怪奇是两种不同的取向,但二者并不矛盾。梅尧臣主张创新,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梅...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王安石对陶渊明的接受大致以熙宁九年(1076)退居金陵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陶渊明是作为一个外在的典范而被王安石接受的,后期王安石则与陶渊明融为一体,无论在居住环境...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7
杜甫是唐代深受儒学熏陶具有博大胸襟的伟大诗人,杨万里则是南宋理学修养很深的著名学者。由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及思想修养,二人在咏物诗的创作上表现出诸多差异。本...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7
诚斋体与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诚斋体表现出的“童心”已经不只是本真意义上的儿童之心,而且渗透着诗人的理学观照。诚斋体中的童心不但表现为儿童的童心、万物的童心,还表现为诗......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在理学对诚斋体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诚斋体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主要是诗歌视野的狭窄;艺术魅力的缺失;内容的琐屑。...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理论观察 年份:2008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及创作的转折点,对苏轼后期的诗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诗人例穷”思想,苏轼在后期生活中为这一思想打上了浓重的身世之感,是他对自......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一般认为,扬雄的大赋创作多出于对司马相如赋作的延续与模仿,而实际上扬雄大赋的内部构成要素已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它的写实性、时间性和言志艺术三个方面。正...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本文通过对柯文的引述和分析,着重阐述了引入西方理论进行古典文学研究的优、缺点及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理论观察 年份:2003
“风骨”是文章的内容及其所透发出的艺术感染力 ,骨侧重事义 ,风侧重艺术感染力 ,但二者又是相互融汇不可分割的 ,“风”与“骨”以情为纽带 ,而与辞采共同完成文章内容与形...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比较法是我国文学批评中一种古老的方法,它早在孔子对《诗经》的编排中就已经有所运用,此后在《文心雕龙》《诗品》等文论著作中都加以运用。而对于北宋这样一个诗学批评开始走......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理论观察 年份:2010
考索最初是一种研治经学的方法,然而由于《诗经》从经学向文学角色的转变,考索在这一领域的运用也就成为它在诗学领域中使用的滥觞。在宋以前,考索多用于对诗歌的注释与解说,...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励耘文学学刊 年份:2019
范仲淹《唐异诗序》是北宋中期诗学的一部分。其确定了诗学的儒学立场,提出了“抗心于三代”的诗学主张,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意识和自立意识;其给诗歌设定了“明达”“英逸”“...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7
接受陶渊明的方式很多,或饮酒寄傲,或赏菊抚琴,或躬耕田园等等,但如果没有对土地的深刻依赖,再多的形式也无法促成对陶渊明的深入理解和接受。苏轼之所以成为接受史上的经典,...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宋初复古士人如柳开、田锡、释智圆、王禹傅等人的诗学思想普遍体现出对现实的关注。他们赞赏豪健的诗风,这在他们对李白的推崇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们也推崇杜甫,这显然与杜甫忧......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9
苏轼有较多关于“穷”与“工”关系的思考,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诗人例穷”、“穷能工诗”、“诗能穷人”。苏轼这一思想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其中抒发了强烈的身世之感。苏轼......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10
摘要:中国文学史的“新”与“旧”,大致以文学观念作为区分。中国“旧”文学史以叙述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持雅文学观念,贬抑小说、戏曲等俗文学。中国“新”文学史则以纯文学为主要内容,同时重视小说、戏曲等俗文学的价值与地位。三十年代中国“新”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08
苏轼辩证诗学思想的不同构成情况:即A然而B模式,如"质而实绮,癯而实腴";A而不A′模式,如豪俊而不放诞、奇而不夸、清而不寒;亦A亦B模式,如清雄、清劲、清拔等等。苏轼辩证诗...
[期刊论文] 作者:宋皓琨, 来源: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9
王安石一生的诗学有鲜明的道学与致用的色彩,但又有许多变通之处,从重视文辞,到赞赏平易不迫,再到推崇清新妩丽,不断追求诗歌美的范式。“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他的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