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宋汝国,玉学平,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1997
如皋市棉田害虫发生变化浅析宋汝国玉学平(江苏省如皋市植保站如皋226500棉花是重要经济作物,在其一生各生育阶段都会遭到多种害虫的侵袭为害。由于害虫发生受到生态条件、气候因素及...
[期刊论文] 作者:宋汝国,, 来源:中华少年 年份:2016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而现在的班级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内容片面、生硬等。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本文作者从学生愿意为班级出力的特点出发,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
[期刊论文] 作者:宋汝国,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1989
本文应用我县12年资料,把三麦粘虫发生期作为预报量,首先采用符号法选出了预报因子:4月上旬温度(X1);3月下旬至4月中旬温度(X2);4月下旬降雨量(X3...
[期刊论文] 作者:宋汝国,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7
小麦穗期蚜虫在本地常年重发,每年都必须进行药剂防治。为了兼治小麦田灰飞虱,2005年我们大面积推广使用新型复配剂35%吡·异可湿性粉剂(吡虫啉+异丙威)。为明确该药剂防治效果......
[期刊论文] 作者:宋汝国,,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7
小麦穗期蚜虫在本地常年重发,每年都必须进行药剂防治。为了兼治小麦田灰飞虱,2005年我们大面积推广使用新型复配剂35%吡·异可湿性粉剂(吡虫啉+异丙威)。为明确该药剂防治效...
[期刊论文] 作者:宋汝国,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5
棉绿盲蝽寄主多,活动范围广,全年发生5代。越冬卵孵化后先在棉田外取食、活动,三代起陆续迁入棉田繁殖危害。近两年,我地湖桑面积扩大,并套种蚕豆、黄花作物等,4月中下旬一...
[期刊论文] 作者:宋汝国,,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2016
文章主要写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当今的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在小学生教育的问题上,不仅要注重智力因素的...
[期刊论文] 作者:宋汝国,, 来源:中华少年 年份:2016
小学语文课堂中会传授给学生一些优秀的传统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和班级管理两者相辅相成,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共同作用,会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有利于学生...
[期刊论文] 作者:韩明,宋汝国,, 来源:上海蔬菜 年份:2007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蔬菜设施栽培技术,其中大棚番茄面积日益扩大。然而,大棚早春番茄易产生畸形果,这是生产上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因为畸形果的产生不仅影响到产量,而...
[期刊论文] 作者:韩明,宋汝国,,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8
黄瓜黑星病是大棚黄瓜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一是黄瓜苗期、成株期都能感病,病菌可侵染危害茎、叶、卷须及瓜条等;二是该病一旦重发,其损失相当大。黄瓜生长点被害,2~3......
[期刊论文] 作者:宋汝国,韩明,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0
菜青虫及小菜蛾是本地蔬菜主要害虫,前者在苞菜田常年重发,后者近年随蔬菜面积扩大有加重发生趋势。上述两大害虫主要沿用2.5%敌杀死等菊脂类农药,对菜青虫防效尚理想,但对抗性小菜蛾......
[期刊论文] 作者:韩明,宋汝国,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Daniel Bajomi,宋汝国,, 来源:国外农学.植物保护 年份:1986
在有害脊椎动物中,褐鼠(挪威老鼠)Rattus morvegicus、黑鼠 Rattus rattus 同家鼠 Mus musculus 一样,严重为害人们的健康,并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对有关论述影响老鼠防...
[期刊论文] 作者:P.Usha Rani,宋汝国,, 来源:国外农学.植物保护 年份:1987
近年来,人们对采用天然化合物来控制害虫种群的兴趣越来越浓,对有关天然化合物结构的阐明已开辟了有机化学新的和重要的领域,这将使新型有使用价值的化学农药的探索成为可能...
[期刊论文] 作者:宋汝国,王学平,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8
田间调查表明,4代棉铃虫卵在棉株上的分布随果树序下移,落卵量递减;同一果树外围果节落卵量显著高于内围果节,棉株顶部往下第1~6果枝的苗,铃苞叶外侧及果树叶片正面卵量(m’)占全株实查卵......
[期刊论文] 作者:邵晓泉,宋汝国,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1993
三代玉米螟发生期间,棉株高大、枝叶多,产卵部位又较为分散,全株查法费工费时。为寻求简便易行的调查方法,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 一、方法 于三代玉米螟发生期间,采...
[期刊论文] 作者:王学平,宋汝国,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1
1994年以来,如皋市四代棉铃虫连年暴发为害,防治一般采取"五天打两头,全程药控"的对策,因而第一次防治时问的确定较为关键.而第一次用药防治时间又常常与三代玉米螟防治时间...
[期刊论文] 作者:宋汝国,王学平, 来源:农药 年份:1997
在棉田四代棉铃虫中等至偏重发生年份,采用5%氟啶脲乳油与25%辛;氰乳油1200毫升/公顷混配施用两次,可基本控制全代为害,与大面积常规药剂单用相比,防治次数可减少1-2次,施药间隔期可延长5-6天。......
[期刊论文] 作者:刘萍,丁旭,宋汝国, 来源:杂草科学 年份:2003
江苏省如皋市玉米面积1.67万hm2、大豆面积0.80万hm2,为防除两类作物田杂草,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除草剂;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青玉米、毛豆陆续走向市场,玉米、毛豆夹种面积扩...
[期刊论文] 作者:宋汝国,周云青,韩明,,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年份:2009
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示范结果表明,21%威力士WP防治小麦穗期蚜虫效果好,于小麦灌浆初期用药一次即可取得全程控蚜之效果。但若防治时间提前至小麦扬花期,则应加强灌浆中、后期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