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2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秦自民, 来源:百科知识 年份:2021
—【宋】梁栋《四禽言》  “鹧鸪性畏霜露,早晚稀出,夜栖以木叶蔽身,多对啼,今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从《本草纲目》的这段文字可知,鹧鸪是一种不大起眼儿的鸟,而且常常畏畏缩缩、躲躲藏藏。...
[期刊论文] 作者:许艳妮,宋梁栋,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2018
2015-2017年,在兴平市陈文村南——植保站病虫观测场利用佳多虫情测报灯系统诱集鳞翅目昆虫,经整理鉴定,并统计虫量。结果发现:部分鳞翅目昆虫共有24393多头,隶属7科77种。为...
[期刊论文] 作者:张朝侠,王拥护,宋梁栋,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2020
2016—2018年,在兴平市陈文村南病虫观测场利用佳多虫情测报系统对鞘翅目昆虫进行诱集调查,并进行整理、鉴定、统计。结果诱集到鞘翅目昆虫共有23782头,鉴定为隶属17科61种。...
[期刊论文] 作者:王太泉, 宋梁栋, 冯文涛,,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2018
在小麦分蘖期、返青期与始花期分别施烟嘧磺隆与莠去津两种除草剂,研究其对小麦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对烟嘧磺隆非常敏感,分蘖期施可造成植株死亡;返青期施小...
[期刊论文] 作者:李培玲,冯文涛,宋梁栋,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2021
为明确当地冬小麦田常用除草剂和杀菌剂混用的药效及对小麦的安全性,探索一次施药兼防兼治病虫杂草的目的,通过设置7个除草剂与杀菌剂的混合使用,记载各处理对小麦有无药害,药害症状和程度;同时观察对小麦条锈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剂混配使用有增效和扩大防......
[期刊论文] 作者:宋梁栋,王雪莲,豆粉婷,何艳维,,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2016
试验选用了5种药剂,在嘎拉苹果园进行苹果炭疽叶枯病的防控,结果表明:25%阿米西达(嘧菌酯)SC1000倍液会对苹果树产生药害,不宜在嘎拉苹果园使用;78%波尔·锰锌(科博)WP400倍液与80%代......
[期刊论文] 作者:宋梁栋,冯文涛,李伯辽,赵金山,,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2015
粘虫是农业生产中一种历史性,偶发灾害性害虫,其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发生地的环境条件。在陕西关中地区,二、三代有时局地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根据近年来3代粘...
[期刊论文] 作者:何艳维, 宋梁栋, 豆粉婷, 许艳妮,,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2018
为筛选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有效药剂,进行了5种杀菌剂对炭疽叶枯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第4次药后26 d,25%吡唑醚菌酯EC 1500倍液和70%丙森锌WP500倍液对苹果炭疽叶枯病防...
[期刊论文] 作者:许艳妮,宋梁栋,冯文涛,王雪莲,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2018
为了调查陕西省兴平市金龟甲的种类和发生规律,笔者于2015-2017年,在兴平市陈文村(植保站病虫观测场)采用佳多虫情测报灯系统诱集金龟甲,分类鉴定并分析种群发生规律。发现兴...
[期刊论文] 作者:于志浩, 宋梁栋, 冯文涛, 仵均祥,,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2004
为了明确不同诱捕方式对黏虫成虫的诱捕效果,选择目前生产上常用的的性诱、食诱、灯诱并结合不同诱捕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诱捕方式对黏虫成虫的诱捕效果差异很大...
[期刊论文] 作者:宋梁栋,许艳妮,巨进超,窦晓梅,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2020
为探索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技术,检测不同厂家、不同诱捕器、不同诱芯、不同高度对草地贪夜蛾的诱捕效果,特在兴平市夏播玉米田开展监测试验。结果得出,3种不同来源诱芯的诱捕...
[期刊论文] 作者:王彦召,宋梁栋,吴文君,祁志军,, 来源:农药 年份:2015
[目的]研究杨凌霉素对小麦、水稻、稗草和反枝苋的除草活性。[方法]培养皿内处理2 d或3 d后测定种子萌发数和幼根长度;盆栽处理15 d后测定幼苗鲜质量;AFLP处理小麦幼根基因组...
[期刊论文] 作者:马欢,王高振,李明晶,宋梁栋,祁志军,,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2016
V-ATP酶是一种ATP依赖型的多亚基质子泵,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的内膜和质膜上,参与生物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生化反应,为了进一步研究V-ATP酶,克隆小地老虎V-ATP酶A亚基基因。以...
[期刊论文] 作者:王娟,孔勇,李伯辽,宋梁栋,仵均祥,,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2016
采用胃毒法、卵和蛹采用浸渍法,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辛硫磷、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5种杀虫剂对粘虫卵、1龄幼虫、3龄幼虫、5龄幼虫和蛹的室内毒...
[期刊论文] 作者:宋梁栋,冯文涛,董莉,杨唐歌,李梅梅,,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2017
为了全面了解陕西省兴平市夜蛾科昆虫的种类,为生产上害虫的准确测报和科学、有效防治提供依据,2014-2016年,采用灯诱法对兴平市夜蛾科昆虫进行了诱集调查,共诱集到夜蛾科昆...
[期刊论文] 作者:王保通,宋梁栋,申雪,李强,李高宝,程永安,,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2015
通过大量调查研究,阐述了陕西省太白县蔬菜根肿病发生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当地生产条件下的蔬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为当地及同类地区该类病...
[期刊论文] 作者:仵均祥,宋梁栋,王太泉,张兴平,赵玉婉,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2018
2016年11月于兴平市庄头镇亢家村玉米秸秆中首次发现劳氏粘虫幼虫。2017年在对其成虫种群发生动态利用灯光进行系统监测的同时,4月中旬和8月初,分别于兴平市西吴镇油郭村和兴...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兰,王雅丽,李建明,武爱玲,宋梁栋,霍建伟,,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2020
采取倒置W 9点取样法对陕西省小麦主产区的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明确了主产区麦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及优势杂草的危害趋势.调查到麦田杂草共49种,隶属于21科.其中,禾本科杂草占30...
[期刊论文] 作者:宋梁栋,冯文涛,陈志坚,王太泉,王忠娣,,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2017
近几年,兴平市麦田经常出现小麦不结实现象,为探明其与除草剂喷施的关系,选用6种玉米田除草剂和一种杀虫剂,在小麦始花期和灌浆期分别喷施,研究其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
[期刊论文] 作者:何振宇,宋梁栋,贺保国,胡兆农,吴文君,,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2016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植物杀虫活性成分杠柳新苷P在不同水体和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与移动特性,分析其对不同水体与不同类型土壤的污染风险性。结果表明:温度和pH对杠柳新苷P...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