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7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宋惕仁,, 来源:安徽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1
我们于1979年5月至1980年4月,对住院的285例各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进行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能的测定,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了急性病例血清蛋白电泳和环卵沉淀反应...
[期刊论文] 作者:朱炳林,宋惕仁, 来源: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年份:1997
【正】 为观察补体C3含量水平与各期血吸虫病病情分型、预后之间的关系,对住院284例血吸虫病患者进行了补体C3含量的检测,部分患者治疗后3个月复测,并...
[期刊论文] 作者:朱炳林,宋惕仁,, 来源: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 年份:1997
为观察补体C_3含量水平与各期血吸虫病病情分型、预后之间的关系,对住院284例血吸虫病患者进行了补体C_3含量的检测,部分患者治疗后3个月复测,并与正常值作了对照。现将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何向阳,孙开敏,宋惕仁,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87
脾切除继发性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一例...
[期刊论文] 作者:魏承慈,杨佩珍,徐肇玥,戴自英,宋惕仁,王建平, 来源:新医学 年份:1981
本文报道63例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反应和吡喹酮治疗效果。结果示淋巴细胞转化率(淋转)显著低下、总免疫球蛋白M(IgM)显著增高、总免疫球蛋白G(IgG)多无明显异常,而抗可溶...
[期刊论文] 作者:奚慕时,傅奇,吴恩惠,徐肇玥,戴自英,宋惕仁, 来源: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本文报道急性、慢性早期和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120例的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简称SEA淋转试验)。另以121例正常人及37例非血吸虫病患者作对...
[期刊论文] 作者:傅奇,杨佩珍,沈雪芳,徐肇玥,戴自英,宋惕仁, 来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3
本文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特异性IgG、IgM和IgE在日本血吸虫病诊断和疗效考核中的意义。发现在207例确诊的血吸虫病患者中,ELISA的阳性率为97.6%,65例非血吸虫病患...
[期刊论文] 作者:魏承慈,吴谦,杨佩珍,吴鸣鹤,唐观甜,傅奇,徐肇玥,戴自英,宋惕仁,程振国,,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1981
本文报道60例急性和28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检测结果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互关系。在急性患者60例中,38例的 CIC 呈阳性(63.3%),而慢性患者28例中,仅4例...
[期刊论文] 作者:魏承慈,徐肇玥,徐麦玲,许庆航,钟读敏,王多先,宋惕仁,徐佩佩,陆明廉,连惟能,黄美玉,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6
吡喹酮按总剂量40mg/kg顿服,一次冲击疗法治疗52例慢性血吸虫病(慢血),服药后3~6个月粪检累计阴转率为92.3%。40mg/kg顿服的29例患者血药峰值为2.46±0.22μg/ml,35mg/kg顿服31...
[期刊论文] 作者:徐肇玥,魏承慈,徐麦玲,傅奇,戴自英,连惟能,黄美玉,徐佩佩,陆明廉,许庆航,钟读敏,王多先,宋惕仁,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86
采用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各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6~12个月随访粪检阴转率:急性患者(151例)为90.9%;慢性患者(1,268例)为80.6~98.7%,粪检阴转率取决于感染的严重度和用药总量;晚期患者(10例)全部治愈。治愈患者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明显下降。结合动物实验虫体皮层扫描电镜观察和吡喹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