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8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宋具昆, 来源:四川大学 年份:2006
目的:先天性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在新生儿的发生率因人种、地区和民族而异,全世界发生率为1/600。我国是唇腭裂高发国家,唇腭裂发生率占其他先天性疾病的......
[学位论文] 作者:宋具昆, 来源:贵州大学 年份:2021
[期刊论文] 作者:王亚东,罗洪,张建新,宋具昆,,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2012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or palates,NSC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性发育畸形,其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常给患者造成严重的面...
[期刊论文] 作者:尹鑫海,赵科,宋具昆,吴亚东,,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2015
口底区组织缺损目前主要采用游离组织皮瓣和带蒂肌皮瓣两种方式来修复。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我科对5例因口底高分化鳞癌扩大切除后口底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颏下岛状...
[期刊论文] 作者:尹鑫海,赵科,吴亚东,宋具昆,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2015
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方式常为经耳屏前拐行切口入路和下颁下切口入路,但二者对于髁状突颈部骨折断端暴露均不特别充分。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我科采用改良耳垂下方切口经腮腺,解剖......
[期刊论文] 作者:尹鑫海,赵科,罗洪,宋具昆,, 来源:遵义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0
目的研究游离背阔肌皮瓣在修补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月至2009年7月,我科应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治疗颌面部肿瘤切除或移植皮瓣坏死后的软组织缺损5...
[期刊论文] 作者:薛晶, 李伟, 廖运茂, 周京琳, 宋具昆,,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年份:2008
通过使用X线微区衍射法直接对人天然牙表面正常牙釉质、牙本质及龋坏组织三个测量点进行检测,以测试X’pert Pro型衍射仪对人天然牙正常和早期龋损组织晶体结构改变的检测能力...
[期刊论文] 作者:宋具昆,尹鑫海,黄光磊,赵科,王亚东,,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2013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成酶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标本中癌细胞FAS和Ki-67...
[期刊论文] 作者:王亚东, 宋具昆, 吴亚东, 尹鑫海, 黄光磊,, 来源:名医 年份:2004
目的: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口腔鳞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中晚期口腔鳞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术前放...
[期刊论文] 作者:宋具昆,黄光磊,赵科,许平,陈昊,罗洪,, 来源: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2009
初步研究CD44v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复发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初次手术后复发,又再次入院行复发灶切除术的多形性腺瘤病例10例2次术后石蜡标本...
[期刊论文] 作者:宋具昆,周京琳,罗洪,石冰,黄静,李伟, 来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2009
目的初步研究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可能存在的代谢机制,同时探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分别收集10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和10例正常人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丽,宋具昆,王亚东,黄伟琨,王悦,扬文龙,,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2017
腮腺癌为大涎腺恶性肿瘤之一,属于涎腺癌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约占腮腺上皮性肿瘤的1/3[1]。目前对腮腺癌的病因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可能与病毒及感染等因素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赵科,罗洪,吴亚东,黄光磊,宋具昆,陈昊,马宗民,, 来源: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2010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评价下颌角不利型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稳定性,为下颌角骨折坚固内固定提供生物力学的理论支持。方法:建立下颌角不利型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按照下颌......
[期刊论文] 作者:陈昊,罗洪,赵科,黄光磊,尹鑫海,宋具昆,吴亚东,王亚东,,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2010
口腔治疗中常常会遇到病人疼痛的问题。局部麻醉虽然效果确切,但是常常因为注射具有侵入性,常引起病人焦虑、恐惧,妨碍了患者的治疗。为克服病人的这种情绪,使之更好的配合口...
[期刊论文] 作者:宋具昆,包崇云,袁明龙,丁运萍,周京琳,薛晶,江华洲,廖运茂,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07
目的拟研制一种新型的防肠粘连的材料及其应用剂型,并探索该剂型材料的应用技术和效果。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全麻下于兔回盲部结肠浆膜层人......
[期刊论文] 作者:宋具昆,包崇云,袁明龙,丁运萍,周京琳,薛晶,江华洲,廖运茂,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04
目的 拟研制一种新型的防肠粘连的材料及其应用剂型,并探索该剂型材料的应用技术和效果.方法 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全麻下于兔回盲部结肠浆...
[期刊论文] 作者:胡彬,袁东波,宋具昆,陈伟明,王蔚,刘恒,苏浩,张帆,张畅,杨科,钱成,何虎,杨萌,朱建国, 来源: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年份:2021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内抗原1(TIA1)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膀胱癌发生发展和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使用Kaplan-Meier曲线和ROC曲线分析TIA1基因表达与膀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