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宋丰顺,, 来源: 年份:2004
安徽砀山地区梨资源丰富,砀山酥梨在世界水果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由于梨遗传背景复杂,种内变化大,加上种间杂交,使砀山地区梨在长期的进化和栽培中形成了丰富的资源类型。对砀山地......
[学位论文] 作者:宋丰顺,,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2014
准确、快速、经济的杂交种纯度鉴定方法是保障杂交水稻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普遍采用的海南种植鉴定结果滞后,而粒型和酚染色鉴定结果不准确,蛋白质电泳由于稳定性和...
[期刊论文] 作者:甘泉, 宋丰顺, 滕斌, 林翠香, 倪大虎,,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20
[目的]研究基因型对粳稻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方法]利用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对16个农艺性状优良的粳稻品种进行了花药离体培养。根据其愈伤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筛选花药培养力...
[期刊论文] 作者:巩雪梅,张水明,宋丰顺,朱立武,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04
本文测定了34个中国石榴主栽品种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等9个经济性状,根据测定结果对各品种果实品质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皖榴3号、皖榴2号、皖榴1号...
[期刊论文] 作者:宋丰顺,倪大虎,倪金龙,李莉,杨剑波,,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6
建立准确、快速、经济的检测方法监控杂交水稻纯度对于保障我国水稻安全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用于杂交水稻纯度检测的各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
[期刊论文] 作者:林翠香,倪大虎,宋丰顺,胡宗兵,甘泉,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20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高温热害已成为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研究水稻对高温热害的响应及耐温机制,对提高水稻耐热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水稻耐热性生理和...
[期刊论文] 作者:张祖迪,宋丰顺,王云生,李莉,杨剑波,,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7
为了选育对苯达松敏感的水稻恢复系的突变体。利用350 Gy的^60Coγ-射线对粳稻恢复系C418和籼稻恢复系浙恢7954进行辐射诱变,M0代舒城育种基地种植并单株收种,收回的M1代分别...
[期刊论文] 作者:吴影,宋丰顺,陆徐忠,赵伟,杨剑波,李莉,,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7
以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为材料,通过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转基因大豆中外源基因cp4-epsps进行了定量检测。研究发现Taqman荧光探针法和SYBR荧光染料法均可作为转基因大豆定...
[期刊论文] 作者:周燃,甘泉,林翠香,宋丰顺,吴德祥,倪大虎, 来源:生物学杂志 年份:2023
以安徽省近年来主栽的21份粳(糯)稻品种为材料,采用国家标准NY/T 1433—2014中推荐的48对SSR引物进行多态性分析,研究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48对引物中21个SSR标记在21份材料中存在多态性,共检测到5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2.81个。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Shannon’......
[期刊论文] 作者:宋丰顺,朱立武,张水明,贾兵,杨振江,黄永丰,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4
利用RAPD技术,采用从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的12个随机引物,对砀山地区梨树24个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3种编码方式(0-1编码,0-3编码,强带编码)对扩增的谱带进行标记并进...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亮,杨剑波,宋丰顺,陈圣,郭霞,李莉,汪秀峰,, 来源:生物学杂志 年份:2008
以转Bt基因的"克螟稻"为研究材料,通过使用特异的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以已知转基因成份含量的水稻样品为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对转基因水稻的NOS和Bt外源基因进行了荧光定量检测...
[期刊论文] 作者:冯光,杨亚春,宋丰顺,李泽福,杨剑波,李莉,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12
以合肥地区种植的203份水稻材料为检测对象,用近红外反射技术采集光谱,常规化学方法测定精米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定标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布范围为3.439%~28.046%,代表性...
[期刊论文] 作者:高林,高厚强,宋丰顺,宣洋,章立存,朱立武,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2
对安徽红籽瓜及其自交一代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①安徽红籽瓜种仁粗脂肪含量丰富.②含山、凤阳、合肥红籽瓜自交一代粗脂肪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含山和凤阳的红籽瓜自...
[期刊论文] 作者:王云生,陆徐忠,王智勇,宋丰顺,李莉,杨剑波,,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7
针对不同来源的样品,建立相应的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是开展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础。以野生型水稻(O.sativa L.)农林8号(N8)及其苯达松敏感致死(bent......
[期刊论文] 作者:倪大虎,杨亚春,宋丰顺,倪金龙,李莉,杨剑波,,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12
【目的】鉴定、遗传分析和定位水稻闭花授粉突变体新基因,了解水稻开花机理,利用闭花授粉基因防止转基因作物花粉漂移。【方法】通过EMS对优良粳稻品种H02进行诱变,发现了一...
[期刊论文] 作者:王云生,谢震,陆徐忠,宋丰顺,李莉,杨剑波,,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2007
建立了适合水稻花粉离体萌发的液体培养基配方,并用花粉萌发和碘-碘化钾(I2-KI)染色测定法检测了喷施苯达松后含敏感致死基因的水稻恢复系‘Mc526’的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苯达......
[期刊论文] 作者:杨亚春,倪大虎,宋丰顺,李泽福,易成新,杨剑波,,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2011
利用两个已测序品种93-11和日本晴为亲本,采取单粒传法创建由190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并构建了包含178个SSR、CAP和STS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在3...
[期刊论文] 作者:宣云,赵伟,宋丰顺,易成新,倪大虎,李莉,杨剑波,,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07
以我国16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包括水稻雄性不育系、恢复系、杂交种以及少量常规稻,从分布在水稻基因组的12条染色体上3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4对多态性丰富、重复性高的引物,这...
[期刊论文] 作者:杨剑波,李莉,易成新,汪秀峰,赵伟,陆徐忠,宋丰顺,, 来源: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年份:2007
皖稻185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定向改良协优57(协青早AX057)的父本而选育出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在2004年品比、2005年中籼验证试验和试种......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绍稳,朱立武,宣洋,王乐荣,章立存,宋丰顺,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2
以选出的红色籽用西瓜 2 4个自交单系为材料 ,测定了果实的纵横径、固形物和种子长、宽、厚、千粒重、出仁率等 1 1个经济性状。通过性状之间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探讨了红色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