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槐联, 来源:理论与现代化 年份:1992
宁宗一,满族,1931年7月2日出生于北京。1950年先入哈尔滨外专学习俄文,后转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学习。1954年毕业后,留该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任教。现任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教授,山西...
[期刊论文] 作者:宁宗一,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16
“《金瓶梅》悖论”客观存在,即一方面金学界承认其为小说史中的杰作;另一方面,群众中有人认为它是“淫书”,在出版和传播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我们应还《金瓶梅》这部大师经...
[期刊论文] 作者:宁宗一,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7
三月白先勇先生来南开,原本安排我们有一场关于《红楼梦》的对话,后来因故取消了,非常遗憾。我钦佩白先勇先生,是因为青春版《牡丹亭》,从在南开的演出,到苏州大学、北京京伦饭店、国家大剧院等,直接的交流使我受益很多。我对他的佩服不是出于一般的礼貌和尊敬,而是发自......
[期刊论文] 作者:来新夏, 来源:津图学刊 年份:1997
宁宗一「走进困惑」稿来新夏宗一和我结识近半个世纪,是一位易于相处的朋友。过去大家都各自忙于工作,又在那风风雨雨的岁月里,所以来往较疏。近年来,由于彼此住处较近,又有一种...
[期刊论文] 作者:宁宗一,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16
"《金瓶梅》悖论"客观存在,即一方面金学界承认其为小说史中的杰作;另一方面,群众中有人认为它是"淫书",在出版和传播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我们应还《金瓶梅》这部大师经典以小说......
[期刊论文] 作者:陈鹏程, 来源:山东青年 年份:2004
宁宗一先生多年来一直对中国文学史的书写进行着深刻的理论思考,其丰厚的文学史观对于我们颇有启迪,如文学史构建的当代意识,对文学史书写个性的强调,对文学史的本质是心灵史...
[期刊论文] 作者:宁宗一,闫晓铮,,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7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白先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2月三月白先勇先生来南开,原本安排我们有一场关于《红楼梦》的对话,后来因故取消了,非常遗憾。...
[期刊论文] 作者:高淮生,,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宁宗一的《金瓶梅》研究主要用力于美学阐释方面,其代表成果有《说不尽的金瓶梅》《金瓶梅的艺术世界》等。他对《金瓶梅》的新界定、新阐释别具新见,且有显见的启示意义。作...
[期刊论文] 作者:胡淑娟,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8
本文概述宁宗一先生──突破传统文学史观,以其勇于“走进困惑”的精神,为文学史研究打开了一扇“走出困惑”的大门──这一史学贡献,他的主要观点是:以当代意识认识文学史,是当代...
[期刊论文] 作者:宁宗一,徐志啸,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1992
屈原诗思就象我们头顶上空的一颗恒星,至今仍在那里向我们辐射出精神的热能。因为它是人类一团高贵的激情和内心的定力与时代精神相撞击时所发出的崇高回声。所以每个时代都...
[期刊论文] 作者:付善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4
戏曲与小说的血缘关系出身满族的宁宗一先生,1950年从北京到天津,就读于南开大学中文系。1954年毕业后留校,为历史系讲授中国文学通史。他转而专攻戏曲小说的学术拐点出现在1...
[期刊论文] 作者:伊璐,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宁宗一先生是一位当代意识极强的古典文学研究者。用当代意识观照古典文学,是他的一贯追求。他的人生观、美学观、文学史观和小说戏曲史观都反映了他的这种追求。宁先生对元明...
[期刊论文] 作者:王季思,宁宗一,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88
我国著名学者读了本刊1987年第3期发表的《另一种精神世界的透视——为关汉卿〈谢天香〉杂剧一辩》后,给该文作者、南开大学宁宗一教授去了一封长信,有肯定、有补充、更有闪...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晓雨,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现今读文学专业的学生认真读《儒林外史》的人并不多,当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不过有一条我是坚信的,那就是鲁迅先生在提及《儒林外史》时所感喟的“伟大也要有人读懂”。为...
[期刊论文] 作者:祝晓风,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5
一、“我的文学史观”祝晓风感谢宁先生接受访问。新近出版的《心灵投影》应该是您“心灵三部曲”的第三部。全书以心灵史的观雕!为核心,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著述者回蛳心灵的理念。您一直从事小说美学与戏曲美学的研究,被认为是充分认识到了中国小说戏......
[期刊论文] 作者:宁宗一,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从一定意义上说 ,每一部文学史著作都是一个过渡性文本。因此 ,对于研究主体来说 ,文学史具有广阔无垠的空间 ,有一种永恒的潜在张力。所以反思规范与挑战规范正是一个文学史...
[期刊论文] 作者:宁宗一,,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4
我们国民的学问,大多数实在靠着小说,甚至于还靠着从小说编出来的戏文……鲁迅《马上支日记》法国社会将要做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如果我...
[期刊论文] 作者:宁宗一,,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金瓶梅》的艺术世界 ,我们既看到了裙袂飘飘 ,也看到了佩剑闪亮。这场关于情欲的奇异之旅在语言的纠缠里达到了最充分的展现。对于性 ,如果我们把它置于人性和人文情怀中去...
[期刊论文] 作者:宁宗一,,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说来惭愧,我教了大辈子的书,在兜了一个大圈子后,又重新选择回归文本。其实细想起来,回归文本对于一个文学史教师来说本来是极自然的事。仅从传授已知的知识的教学工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