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传礼,,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 年份:1989
【正】 孟醒仁、孟凡经父子合著的《吴敬梓评传》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通读《吴敬梓评传》之后,我觉得该书最突出的优点和贡献是: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承先启后,集其大成;...
[期刊论文] 作者:张体云,,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3
刘大櫆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三祖之一,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吴孟复先生的《海峰简谱》和孟醒仁先生《桐城派三祖年谱》中,另外还有一些零星的研究成果。但...
[期刊论文] 作者:孟醒仁,,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81
【正】 吴烺手钞本《杉亭集》为我们保留了有关他父亲吴敬梓(字敏轩)的家世、生平和交游的大量珍贵史料,可惜钞本全国只有两部,因再列举,加以考论,以飨读者,兼求教正。 吴烺...
[期刊论文] 作者:孟醒仁,, 来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正】 一、作客扬州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意义程晋芳《哭吴敏轩》诗,有“生耽白下(南京)残烟景,死恋扬州好墓田”两句。为什么吴敬梓既然爱上白下烟景,偏又死恋扬州墓田呢?这有...
[期刊论文] 作者:孟醒仁,, 来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苏轼(1037—1101)文学艺术造就都比较高而且全,诗、文、词俱为大家,文称韩柳欧苏,诗称李杜苏黄,词称苏辛,为豪放派独创一派。其思想,以孔孟为基础,兼受老庄释道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孟醒仁,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5
全椒始祖的两说一一转弟和吴风吴敬梓的八世孙松泉先生据他的先祖父辅成公在世时口述...
[期刊论文] 作者:孟醒仁,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0
~~...
[期刊论文] 作者:孟醒仁,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3
西南学术家兼教育家莫友芝(1811--1871) ,字子偲,号郘亭,祖籍上元(今南京市),著籍贵州都匀,旋迁独山。他深于经学,善书而尤工于诗。早年中举,名噪公卿,本可出仩济民,但因专意...
[期刊论文] 作者:孟醒仁,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正】 全面与片面在话这个问题时,我引胡翔冬游牛首山寺诗的开头一句说:“到门一木桥。”有人认为平淡无奇,可是,且慢,请看他的次句:“山果下萧萧。”只此一句,不但看到山果...
[期刊论文] 作者:孟醒仁,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 年份:1980
【正】 研究《楚辞》者,向耒多解“美人”,少说“美政”。就是对于“美人”也解说纷歧,不能一致。至于专论“美人”“美政”者,到今天还没见到。是由于“美政”不重要吗?显然...
[期刊论文] 作者:朱洪,,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19
作者在撰寫《劉大櫆年譜》和《劉大櫆傳》的過程中,對勘了孟醒仁著《桐城派三祖年譜》中關於劉大櫆的部分和吴孟復撰寫的《劉大櫆簡譜》,認爲在劉大櫆出生、吴直教授劉大櫆的...
[期刊论文] 作者:晨光,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0
【正】 吴敬梓(1701——1754)、袁枚(1671——1797)同为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吴敬梓于1733年(雍正癸丑)移家白下(今南京),居秦淮水亭,在那里完成了不朽的名著《儒林外史》,直到...
[期刊论文] 作者:孟醒仁,孟凡经,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1
郑珍(1806——1864)少年时,就有事业雄心。论及政治,谓学者出仕,应该以勋业显名于世:“男儿生世间,当以勋业显。”以令名为归宿:“贵仕无令名,不如不尊显。”反对变节、贪污:...
[期刊论文] 作者:孟醒仁,孟凡经,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0
屈原是我国大教育家、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他所以享有无与伦比的荣誉,被选为世界四大文化人之一,却以他的“美政”为主要因素。在《屈赋》中,“美政”虽然似青蜓点水,一点...
[期刊论文] 作者:孟醒仁,孟凡经,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自从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范宁同志介绍吴敬梓这组《金陵景物图诗》,我们又得知他晚年一些事迹、思想和心情。这是值得庆幸的一件快事。首先,从诗的次序看,可以看出这一组诗...
[期刊论文] 作者:孟醒仁,孟凡经,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吴敬梓的父亲是谁?大谜不解,实为吴学研究之不幸。从清朝至民国,关于吴敬梓的父亲,一说为吴雯延,一说为吴霖起,没有定论。陈美林同志提出的吴敬梓的生父为吴雯延、嗣...
[期刊论文] 作者:李鼎芳,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最近看到孟醒仁同志新编《吴敬梓年谱》(以下简称“孟谱”),不仅补此缺憾,而且引材较详,叙列恰当,是研究吴敬梓生平及其著作的有用参考书。 书前有吴敬梓像和他逝世那一年题卢见曾“出塞图”诗的影印手迹。...
[会议论文] 作者:汪孔丰, 来源: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刘大櫆是桐城派创始期的关键人物之一,其文学理论及创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关他的年谱资料,笔者目前所见者有三:一是吴孟复先生编《刘大櫆简谱》;二是孟醒仁着《桐城派三祖年谱》;三是李君明撰《刘大櫆年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