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1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吴京, 来源:建筑技术 年份:1998
孟少平@吴京@陆嘉平¥东南大学预应力工程研究所目前,在大城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中,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作为首选结构方案几乎成为一个潮流。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多,如何充分有...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吴京,陆嘉平, 来源:建筑技术 年份:1998
孟少平@吴京@陆嘉平¥东南大学预应力工程研究所目前,在大城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中,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作为首选结构方案几乎成为一个潮流。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多,如何充分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宗放,孟少平, 来源:建筑技术 年份:1998
@杨宗放@孟少平¥东南大学某大型重载仓库的平面尺寸为67.7m×46.4m,地上8层,地下1层,总高度39.6m,AB跨库房的层高为24m(占4层)。...
[期刊论文] 作者:刘耀民,孟少平, 来源:建筑技术 年份:1998
@刘耀民@孟少平@朱洪友@李金根¥机械部第四设计研究院青岛澳柯玛日用电器综合厂主厂房平面尺寸为126m×126m。...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蔡小宁,周臻,王春林,, 来源:工业建筑 年份:2020
通过对东南大学孟少平课题组近十年来在预应力自复位框架结构研究成果的总结,介绍了包括几种典型的基于不同耗能元件的预应力自复位装配框架结构体系、节点连接构造以及耗能...
[期刊论文] 作者:刘耀民,孟少平,朱洪友,李金根, 来源:建筑技术 年份:1998
@刘耀民@孟少平@朱洪友@李金根¥机械部第四设计研究院青岛澳柯玛日用电器综合厂主厂房平面尺寸为126m×126m。为适应厂房多功能及工艺更新的要求,底层柱网为9m×18m,二层柱网为18m×18m。...
[期刊论文] 作者:何晓频,, 来源:OVM通讯 年份:1999
元月上旬,华东预应力中心杨宗放教授、孟少平副主任和东南大学预应力公司李金根经理到我公司考察访问。来访的专家参观了我公司的生产车间和试验现场,与公司部分领导及技术部...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 来源:施工技术 年份:2001
介绍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理论伸长值与实测伸长值偏差的主要原因,指出工程实践中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 来源:江苏建筑 年份:2020
文章总结回顾了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江苏省建筑工程中的创新应用,阐述了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建筑工业化中的关键作用,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 来源:江苏建筑 年份:2003
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边柱是否对称加配预应力钢筋抗震能力的探讨,得到了框架边柱中加配预应力筋将有利于混合耗能机制的实现,较大程度地增加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有利......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 来源:江苏建筑 年份:1992
[会议论文] 作者:孟少平;, 来源:第二届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讨论会 年份:1985
根据各种荷载的相对比例,利用预应力混凝土的恢复特性,将构件设计成在全部荷载下裂缝宽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在长期荷载作用下裂缝处于闭合状态,使其构件既能有较好的耐久性又......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 来源:建筑结构 年份:1988
为了促进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江苏地区的推广应用,解决预应力结构设计和施工的新问题,加强预应力结构理论和工艺的研究,1988年1月江苏省土建学会预应力学组召开成立大会。出...
[学位论文] 作者:孟少平,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00
该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各种耗能机制、多层多跨框架及复式框架的抗震能力,建立了考虑塑性铰出顺序的能力设计方法.主要研...
[期刊论文] 作者:吴京,孟少平, 来源:工业建筑 年份:1999
针对预应力结构的受力特点,将预应力钢筋对结构的贡献区分为粘结前作用和粘结后作用,粘结前作用可用等效荷载来代替,而粘结后作用可视为相同位置的等效钢筋,并依据推导了相应的基......
[会议论文] 作者:孟少平, 吴京,,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论述了能力设计方法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中应用,强调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耗能机制的区别与联系,各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应考虑其出铰的先...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吴京, 来源:建筑结构 年份:1998
本文提出利用等效荷载法计算主弯矩,进而计算次弯矩的方法,计算了预应力井式梁和双向板的次弯矩,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算例表明,井式梁和双向板的次弯矩和支座间不呈直线分布,而是由......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吴京, 来源:工程力学 年份:1998
在一些工程条件下,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需综合考虑次内力的影响,即除了通常考虑的次弯矩外,还应计及次轴力,次剪力,本文指出了梁,柱次弯矩,次轴力,次剪力之间存在的关系,基于这种关系,本......
[期刊论文] 作者:孟少平,吴京, 来源:江苏建筑 年份:1993
[会议论文] 作者:孟少平,吴京, 来源:第六届全国地震工程学会会议 年份:2002
  本文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指出了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不同点,就工程设计人员关心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