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4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孙陶芳, 来源: 年份:2009
试验于2006-2008年在中国江苏扬州FACE试验基地(119°42′0″E, 32°35′5″N)进行,采用二裂式裂区设计,主区为臭氧浓度处理,处理圈(E-O_3)臭氧浓度为对照圈(A-O_3)臭氧浓度的1.5倍,不同小麦品种为裂区,供试品种为强筋小麦烟农19,中筋小麦扬麦16和嘉兴002,弱筋......
[学位论文] 作者:孙陶芳, 来源:扬州大学 年份:2009
试验于2006-2008年在中国江苏扬州FACE试验基地(119°420”E,32°355N)进行,采用二裂式裂区设计,主区为臭氧浓度处理,处理圈(E-O3)臭氧浓度为对照圈(A-O3)臭氧浓度的1.5倍,不同小麦品种为裂区,供试品种为强筋小麦烟农19,中筋小麦扬麦16和嘉兴002,弱筋小麦扬麦15和扬辐麦......
[期刊论文] 作者:孙敏,郭文善,孙陶芳,朱新开,封超年,彭永欣,,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年份:2007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2个氮素吸收效率不同的小麦品种根系特性的差异及不同形态氮素对其根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氮素吸收效率不同,而且受氮素形态影响不同,秦麦11号的......
[期刊论文] 作者:孙敏,郭文善,孙陶芳,朱新开,封超年,彭永欣,,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6
为探索提高氮素利用率的途径,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两个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差异及不同形态氮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吸收型小麦品种秦麦11灌浆期籽粒GS、GP......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新开,刘晓成,孙陶芳,郭文善,朱建国,Kazhuhiko Kobayashi,,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10
于2006—2009年应用FACE研究平台,设计O3浓度增高50%(E)和自然浓度(CK)两个处理,采用烟农19、扬麦16、扬麦15和扬辐麦2号4个品种,研究了O3浓度增高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籽粒蛋...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新开, 刘晓成, 孙陶芳, 郭文善, 朱建国, 冯兆忠,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新开,刘晓成,孙陶芳,郭文善,朱建国,冯兆忠,Kazhuh,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目的】探讨近地层大气O3浓度增高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方法】2007—2009年度应用FACE研究平台,以O3自然浓度(A-O3)为对照,设计O3浓度增高50%(E-O3)进行对比试验,采用烟农19、扬...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新开,刘晓成,孙陶芳,郭文善,朱建国,冯兆忠,Kazhuhiko Kobayashi,,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目的】探讨近地层大气O3浓度增高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方法】2007—2009年度应用FACE研究平台,以O3自然浓度(A-O3)为对照,设计O3浓度增高50%(E-O3)进行对比试验,采用烟农19...
[会议论文] 作者:郭文善,朱新开,赵正,高春艳,张如标,胡海娟,刘晓成,孙陶芳,朱建国,Kazuhiko Kobayashi, 来源:第十五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从20世纪中叶开始,近地层O3浓度升高对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产生危害,并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且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近地层臭氧浓度今后还将进一步升高,预计2050年地表臭氧浓度将在现有基础......
[会议论文] 作者:郭文善[1]朱新开[1]赵正[1]高春艳[1]张如标[1]胡海娟[1]刘晓成[1]孙陶芳[1]朱建国[2]KazuhikoKobayashi[3], 来源:第十五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从20世纪中叶开始,近地层O3浓度升高对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产生危害,并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且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