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孙纪斌,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1992
为了探讨黄土丘陵区旱地农业增产潜力与技术径途,1986年至1990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宁夏南部彭阳县残塬丘陵,进行了旱地农业种植制度研究。通过研究认为,以草——畜——肥...
[期刊论文] 作者:孙纪斌,, 来源:宁夏农业科技 年份:1981
固原县位于半干旱山区,自然条件复杂。年平均气温6~8℃,≥10℃以上积温2100~3000℃。无霜期110~130天。年平均降水量485毫米,但分布极为不均,南部多达700毫米,北部少到370毫米,...
[期刊论文] 作者:孙纪斌,,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年份:1993
宇宙我国古代很早就对宇宙作了十分深刻的阐述,如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墨经"中说:"宇蒙东西南北","宙合古今旦莫(暮)",这就是说"宇"包括东南西北、四面八方的一切空间,"宙"指包括过去、现在、白天、黑夜的一切时间,"宇宙"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在《淮南子·天......
[会议论文] 作者:山仑,孙纪斌,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86
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属半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农牧交错地区,在水分不足的条件下该区农田生产潜力如何?粮食能否达到稳定自给?长期以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作者在三个有代表性...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岁岐,孙纪斌,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1999
在室内水培和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使用旱宝Ⅰ号与微肥浊合拌种的节水增产效果。结果发现:在渭北旱塬干旱条件下,旱宝Ⅰ号拌种对冬小麦成苗,产量和WUE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出......
[期刊论文] 作者:郭礼坤,孙纪斌,,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农林草生态系结构功能定位试验专集) 年份:1990
用不同类型的保水剂和抗旱剂处理作物种子观察抗旱增产效果。在种苗筛选、盆栽试验、小区试验的基础上,1989年在宁夏的彭阳、固原两县进行了大田示范。试验表明:保水剂和抗旱...
[期刊论文] 作者:山仑,孙纪斌,邓西平,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1986
种植制度,是指各种作物在农田上分布配置和相互结合的方式和方法,主要包括作物布局和轮作方式两个方面的内容。它是农作制度(耕作制度)的中心环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点县,...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岁岐,孙纪斌,山仑,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1999
在室内水培和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使用旱宝Ⅰ号与微肥混合拌种的节水增产效果。结果发现:在渭北旱塬干旱条件下,旱宝Ⅰ号拌种对冬小麦成苗、产量和WUE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
[期刊论文] 作者:山仑,郭礼坤,徐萌,孙纪斌,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1994
在中等干旱条件下,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钙和赤霉素混合溶液处理种子,促进了萌发和幼苗生长,并通过盆栽─小区─大田试验证明,这一方法最终提高了小麦和其他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研......
[期刊论文] 作者:孙纪斌,杨极武,虎东岳,李忠义,,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农林草生态系结构功能定位试验专集) 年份:1990
1985年选择位于黄土残塬丘陵区的彭阳县洞子墳村进行农田改制试验,经过4年实施,该试区11540亩耕地粮食平均亩产从50kg提高到158kg,人均产粮从241kg增加到740kg;与此同时,农田...
[期刊论文] 作者:山仑,辛业全,孙纪斌,刘忠民,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1990
本项研究评价了固原、彭阳两县旱地农田的现实生产潜力,进行了两县的旱地农业分区,制定了农田种植制度改革方案.通过三个试区4~6年的验证性实验表明:该地区粮食生产存在很大潜...
[期刊论文] 作者:山仑,孙纪斌,刘忠民,杜守宇,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8
在3个有代表性的气候年份(1981-1983年),6种地区类型,两种肥力条件下对宁夏南部山区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糜子和谷子的生产力和水分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当前粮食...
[期刊论文] 作者:辛业全,山仑,孙纪斌,刘忠民,,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1990
本文以实验结果为依据,证明宁南黄土丘陵半干旱地区,以调整农田结构为基础,培肥土壤为中心,输入化肥为动力,建立农牧结合、粮豆经饲轮作等配套技术体系,是稳定提高土地生产力...
[期刊论文] 作者:孙纪斌,山仑,虎东岳,杨极武,李忠义,,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1990
宁夏南部山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而种植制度不合理,栽培技术落后尤为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洞子(土佥)村作为试点,实行农田种植制度改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