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慧中,, 来源:乐器 年份:2007
1975年,我参与了北京民族乐器厂制笙专家孙汝桂(已故)、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笙演奏家杨大明两位笙改革前辈的36簧方笙的改革工作。30年来,36簧方笙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
[期刊论文] 作者:孙汝桂,, 来源:乐器 年份:1985
将京胡与京二胡合在一起,成为一件乐器,且有二者的音响效果,是不少乐器改革The combination of Jinghu and Beijing’s erhu has become a musical instrument, and the s...
[期刊论文] 作者:孙汝桂,, 来源:乐器 年份:1988
笙簧用材一般是响铜、旧锣,厚度范围为1.3-0.5毫米。将选好的料剪成3.5~4.0毫米宽的长条,放在炉火内烧红(注意不要烧化)。等将要冒白烟时用钳子速取出放入清水内,再用锤子(一...
[期刊论文] 作者:方浦东,孙汝桂, 来源:乐器 年份:1996
笙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建国40多年来,许多人对笙都曾经进行了改革,使这种古老的乐器得以迅速发展。1958年,笙演奏家李英先生在河南方笙和河北圆笙的基础上,研制出依十二...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生,孙汝桂,, 来源:乐器科技 年份:1979
笙,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早在远古时期就为我们的租先所发明和使用。在殷代(公元前1401年—1122年)的甲骨文字中,已有“和”(小笙)的记载,(见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第3集...
[期刊论文] 作者:孙汝桂,张之良,, 来源:乐器科技 年份:1979
笙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建国以来进行了不断的改革,扩音笙与加键扩音笙就是改革的品种之一。共鸣管是扩音笙、加键扩音笙改革中的一部份。由笙苗音窗发出的声音引...
[期刊论文] 作者:孙汝桂,张之良,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1985
【正】 传统笙的音色清脆和谐,演奏技巧独特,是一件能奏多音的和声管乐器。但是它的音色单薄、音量偏小、演奏费气、发音不够灵敏,音域也只有十一度,转调不方便。这些大大影...
[期刊论文] 作者:孙汝桂,张之良,, 来源:乐器 年份:1986
第一章、十七簧笙的制作十七簧笙的制作工艺,是制笙的基本工艺。只有了解和熟练掌握了它的制作方法,才便于进一步学习其他类别笙的制作。 (一)笙斗的制作笙斗是笙的气箱部分...
[期刊论文] 作者:孙汝桂,张之良,, 来源:乐器 年份:1987
第四章笙各部分构造与发音的关系 (一)簧片簧片的优劣,直接影响发音。簧舌的软硬、弹性要适度。簧舌过硬则发音迟钝,只有强奏才发音,过软则吹和吸音高不一致。簧舌的大小、...
[期刊论文] 作者:孙汝桂,张之良,, 来源:乐器 年份:1987
扩音笙在制作上与十七簧笙的不同之处只是共鸣管的装置,其他制作工艺均相同。现只将共鸣管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PA Sheng in the production and the spring of the seven...
[期刊论文] 作者:孙汝桂,张之良,, 来源:乐器 年份:1986
(三) 笙苗的制作 1.选苗笙苗多采用福建、浙江产的紫竹,以质密、量重者为佳。为了笙的外形美观,笙苗要排成凤翅状。要对笙苗的竹节进行挑选,并且不能把笙苗的竹节倒着排用。...
[期刊论文] 作者:孙汝桂,张之良,, 来源:乐器 年份:1987
(六) 簧片的制作簧片的制作较为复杂。并且每个行家的制作工艺均有些区别。现将一般的做法介绍于下。 1.用料选用上等响铜,最好是吊钹,军钹等。用较重的锤对铜片进行锤打。...
[期刊论文] 作者:孙汝桂,张之良,, 来源:乐器 年份:1987
(三)笙箍的制作笙箍的主体是一条长280、宽10、厚0.6毫米的铜片,在其两端各焊上一块厚3、长宽均10毫米的小铜板。两个铜板中央各打一直径4毫米的孔,一个攻丝扣,一个为过眼。...
[期刊论文] 作者:孙汝桂,张之良,, 来源:乐器 年份:1981
在笙的改革中,加键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给笙加键的主要优点是:①解决演奏时的费气问题,使气息控制自如,发音灵敏。②为扩大音域创造了条件。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