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孔琴心,王良辰, 来源: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1993
该文讨论了用双 He-Ne 激光监测环境大气中甲烷的差分吸收方法,在实验室测量了甲烷对 He-Ne 激光波长的吸收系数,并且用3.3922μm 和3.3912μm 线对在室外进行了甲烷浓度的测...
[期刊论文] 作者:孔琴心,王庚辰,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1992
用球载电化学O_3探空仪于1990年6月20日测量了0—32km高度范围内大气臭氧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大气臭氧的垂直分布具有多层次结构,在25km附近臭氧分压达最大值.从臭氧廓线推...
[期刊论文] 作者:白建辉,孔琴心, 来源:太阳能学报 年份:1998
通过对漠河地区1997年3月9日食过程太阳分光辐射和总辐射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在日食过程中,紫外辐射,可见光辐射,红外辐射与总辐射的变化规律基本上一致,紫外辐射、可见光辐射,红外辐射与......
[期刊论文] 作者:孔琴心,刘广仁, 来源:南极研究 年份:1996
用球载电化学臭氧探空仪于1993年4-11月在南极中山站首次进行了臭氧垂直分布廓线的测量,大气臭氧测量系统由臭氧探空仪、地面接收装置和资料处理系统组成。该系统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
[期刊论文] 作者:王庚辰,张文,孔琴心, 来源:仪器仪表学报 年份:1981
一、引言红外和激光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使红外和激光光谱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地球大气中的传输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对于光谱理论研究和应用,不仅需要...
[期刊论文] 作者:孔琴心,熊效振,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1992
本文报道了“HEIFE”计划1991年4月和10月两次加强观测期在平川荒漠地区进行的直接太阳光谱的观测结果。通过对该地区太阳光学特性的分析得出:(1)波长λ=500nm处4月和10月晴...
[期刊论文] 作者:孔琴心,刘广仁,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1996
利用球载电化学O3探空仪于993年南半球春季在南极中山站测量了O3和温度垂直廓线,三次观测到O3柱总量<200Du的低值,O3浓度减少从9月开始,9月中旬-10月中旬达到最大。典型O3垂直廓线表明,O3量损失最大区域在高......
[会议论文] 作者:孔琴心;刘广仁;, 来源:首届“环境趋势与医学气象发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7
该文分析了中国某些地区近地面O<,3>观测结果以及十年来中国三次日食过程中北京、广州、漠河等地近地面O<,3>浓度观测资料,给出不同地区地面O<,3>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地面O<,3>不仅在城市地......
[会议论文] 作者:王庚辰,孔琴心,徐永福, 来源:2005年北京绿色奥运环境保护技术与发展研讨会 年份:2005
夏秋季是光化学污染的多发季节,如何控制近地面大气中的臭氧浓度,预防光化学污染的发生是北京绿色奥运中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光化学污染的传统控制技术是对生成臭氧的前体......
[期刊论文] 作者:孔琴心,石广玉,张文,, 来源:光学仪器 年份:1982
本文介绍一台小型红外干涉光谱仪的研制结果,该仪器的光谱范围为500—2000cm~(-1),分辨率约为5cm~(-1),在实验室内测量了黑体、暖水、冰块和薄膜的干涉图;聚苯乙烯薄膜的吸收...
[期刊论文] 作者:王庚辰,孔琴心,陈洪滨,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06
根据2001~2003年期间获得的大气臭氧探空资料,揭示了北京地区上空对流层顶高度的某些变化特征及其对上对流层(UT)和下平流层(LS)区域内大气臭氧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北京地区上......
[期刊论文] 作者:孔琴心,刘广仁,王庚辰, 来源:南极研究 年份:
用球载电化学臭氧探空仪于1993年4-11月在南极中山站首次进行了臭氧垂直分布廓线的测量,大气臭氧测量系统由臭氧探空仪、地面接收装置和资料处理系统组成。该系统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联合研制。本文介绍了该臭氧测量系统性能并......
[期刊论文] 作者:王庚辰,张文,孔琴心,刘广仁, 来源:仪器仪表学报 年份:1988
为了研究大气成分的光谱特性,获得在不同大气条件下可见光,红外辐射及各类激光的大气传输资料,长期以来,已进行了很多理论和实验工作。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起实用...
[期刊论文] 作者:熊效振,孔琴心,刘广仁,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1993
本文利用“HEIFE”1991年10月加强观测期在平川荒漠地区观测的太阳光谱资料.对平川上空大气中水汽总量和臭氧总量进行了计算。计算指出利用多渡段太阳光谱资料拟合Angstroem参...
[期刊论文] 作者:孔琴心,刘广仁,李桂忱, 来源:气候与环境研究 年份:1999
以北京和河北兴隆观测站地面O3观测资料为主,结合我国其它地区的观测资料,给出我国近地面臭氧日、逐日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及与气象条件和前体物的关系,同时简要介绍过量臭氧浓度对......
[期刊论文] 作者:白建辉,孔琴心,刘广仁, 来源:太阳能学报 年份:2004
通过对漠河地区1997年3月9日日食过程太阳分光辐射和总辐射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在日食过程中,紫外辐射、可见光辐射、红外辐射与总辐射的变化规律基本上一致,紫外辐射、可见...
[期刊论文] 作者:王庚辰,孔琴心,杜睿,万小伟, 来源:草地学报 年份:2004
1999~2002年对内蒙古草原生长季节近地面层大气中的CO2浓度及其变化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CO2浓度及CO2在近地层的浓度梯度在生长季节均有明显的日变化和逐日变化;观测期间,...
[期刊论文] 作者:王庚辰,白建辉,孔琴心,Alexander EMILENKO, 来源: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年份:2005
A study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black carbon particles and its variation in the urban atmosphere has been carried out since 1996 in the Beijing area. The measur...
[期刊论文] 作者:王庚辰,杜睿,孔琴心,吕达仁,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4
1998~2000年间在内蒙古草原对中国温带典型草原土壤呼吸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所采用的观测手段为静态箱法和GC/FID分析技术.对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中国温带草地的土壤呼吸的变...
[会议论文] 作者:王庚辰,孔琴心,王普才,Grechko E.I.,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 年份:2003
根据CO在红外谱区的光谱吸收特性,1996年以来,利用太阳光谱对北京地区大气中CO的柱总量进行了地基遥感探测.为评价人类活动对大气中CO浓度的影响,测量工作集中在每年的秋末冬初进行.本文简单介绍了在红外谱区利用太阳光谱对大气中CO柱总量进行地基遥感探测的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