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8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姜庆泉,胡宏, 来源:贵州化工 年份:2008
研究以湿法磷酸中提取的粗碘为原料,应用升华法制取精碘,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实验影响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其工艺条件。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升温幅度为10℃;梯度保......
[会议论文] 作者:姜庆泉,柳玉松, 来源: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8
采用化学沉淀和TBP萃取相结合工艺对贵州某磷肥厂湿法磷酸作了探索性净化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净化后产品酸浓度:85酸≥62%P2O5,75酸≥55%P2O5;精制酸收率:≥80%;粗磷酸利用率:≥98%,溶剂损耗:≤4‰,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外的技术水平,质量达到了工业级磷酸标(GB2091-......
[期刊论文] 作者:姚震祥,姜庆泉,申屠高雄, 来源:高教与经济 年份:2005
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对办学模式的分类作了探讨,并提出办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些问题,即办学模式要与社会和谐发展,要注意继承和创新的统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有...
[期刊论文] 作者:强根荣,姜庆泉,肖春, 来源:化工高等教育 年份:1998
在工科院校中,实习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开阔视野、加深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内容的重要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和社会活动接轨,走向社会的实践体验。 生产实习作为专业基础教学与...
[期刊论文] 作者:姚震祥,姜庆泉,申屠高雄, 来源:高教与经济 年份:2004
结合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论述了开展合作办学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中外合作办学的利弊得失和管理中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宏,朱伟江,姜庆泉, 来源:勘察科学技术 年份:2004
该文在稳定性计算的基础上,得出单折线坡面土坡最危险滑面几何分区的包络线,包络线内任意点和坡顶、坡脚点构成的单折线坡面其最危险滑面将跨越坡顶点和坡脚点.对不同坡比的...
[期刊论文] 作者:冯仁祥,沈淑雯,姜庆泉,陈若曦,, 来源:浙江建筑 年份:2011
介绍了衣亭220kV变电站场地厚填土的处理情况,对压密注浆的加固原理、加固方法及加固效果等进行了阐述,为类似工程的地基处理提供实例,供同行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海,郭仕伟,王江平,周仕飞,姜庆泉,, 来源:磷肥与复肥 年份:2003
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将800 kt/a重钙装置改产1 000 kt/a磷酸二铵,原300 kt/a P2O5的磷酸装置能力不足,为将磷酸装置能力提高到400 kt/a P2O5,增建了絮凝剂装置,调整硫...
[期刊论文] 作者:姚震祥,胡慧玲,蔡彬彬,周文华,姜庆泉,, 来源:高教与经济 年份:2006
本文通过对中澳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的介绍,对中国和澳大利亚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作了分析比较,概括了中澳合作办学培养方案的特点,提出了中...
[会议论文] 作者:姚震祥,胡慧玲,蔡彬彬,周文华,姜庆泉, 来源:第一届高等教育跨国合作办学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通过对中澳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培养方案的进行了介绍,对中国和澳大利亚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作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中澳合作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方案和措...
[期刊论文] 作者:陈坦, 王永贵, 朱志华, 于筛成, 李天祥, 姜庆泉,, 来源:磷肥与复肥 年份:2010
测定了浓缩湿法磷酸的流变特性,研究了磷酸浓度、温度、不同杂质含量对磷酸黏度的影响;回归分析得到磷酸黏度、温度、浓度三者间的关系方程。研究表明,浓缩磷酸黏度、温度关...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贵,朱志华,陈坦,于筛成,李天祥,姜庆泉, 来源:磷肥与复肥 年份:2004
通过向浓缩湿法磷酸中加入絮凝剂,利用原子吸收和粒度仪对沉降前后磷酸中的元素组成和粒度进行分析,采用XRD和能谱仪考察沉降产生淤渣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前期主要沉积物为K...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责,朱志华,陈坦,于筛成,李天祥,姜庆泉, 来源:化学工程 年份:2010
浓缩湿法磷酸中存在大量的杂质离子,它们对浓缩磷酸的黏度和密度有着交互影响。通过模拟浓缩磷酸的组成,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来考察Fe,Mg,A1等杂质离子对磷酸黏度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贵,朱志华,陈坦,于筛成,李天祥,姜庆泉, 来源:化学工程 年份:2010
浓缩湿法磷酸中存在大量的杂质离子,它们对浓缩磷酸的黏度和密度有着交互影响.通过模拟浓缩磷酸的组成,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来考察Fe,Mg,AL等杂质离子对磷酸黏...
[期刊论文] 作者:陈伟群,沈又幸,姜庆泉,郭俊科,徐雪波,毛丽,章达军,,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年份:201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通过创新职工发展评价机制,了解、分析并积极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利益,为企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