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3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姜大膀, 来源: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年份:2008
七全球联合海洋空气的能力当模特儿复制东方亚洲每月的地面温度和降水气候学在期间 1961 1990 被评估。1 月和 7 月气候差别在 2050 年代和 2090 年代相对期间 1961 1990 在...
[期刊论文] 作者:姜大膀,,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2009
使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曾就上新世中期(距今约3百万年前)气候进行过数值模拟试验,在已有针对全球气候进行分析的工作基础上,集中研究了该地质时期我国......
[学位论文] 作者:姜大膀, 来源:兰州大学 年份:2000
  本文利用美国Maryland大学海—陆—气中心耦合了简化生物圈方案的7波9层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COLA-SSiB,R7L9),在提高分辨率的基础上(R15L9),对中国大陆做了沙漠化和绿化对...
[会议论文] 作者:姜大膀, 来源:第十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 年份:2009
采用7个全球海洋与大气环流耦合模式在SRES A2和B2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情景下的数值模拟结果、以及两个排放情景之下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资料共同驱动一个植被模式,模拟了中国...
[会议论文] 作者:姜大膀,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年份:2014
末次冰盛期(或称之为末次盛冰期、末次冰期冰盛期,约21000年前)和全新世中期(或称之为全新世大暖期、中全新世,约6000年前)是认知轨道尺度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及成因的理想时段.近些年来,课题小组从数值模拟角度研究了两个时期全球、东亚和中国气候变化,主要结......
[期刊论文] 作者:刘珂, 姜大膀,,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15
本文采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中21个气候模式的试验数据,利用土壤湿度以及由其他8个地表气象要素计算所得的干旱指数,预估了RCP4.5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
[期刊论文] 作者:刘珂, 姜大膀,,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15
利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分辨率的全球陆面同化数据集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的辐射再分析数据,根据Thornthwaite和Penman-Monteith公式分别计算了1948~2008年中国区域潜在蒸...
[期刊论文] 作者:刘珂, 姜大膀,,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14
依据1961~2009年中国区域540个气象站的夏、冬季气温和降水数据,首先采用气候变化趋势转折判别模型(简称PLFIM)分析了中国区域8个分区夏、冬季气温和降水的年代际变化,而后利...
[期刊论文] 作者:孙建奇,姜大膀,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年份:2007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产生影响。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对人......
[期刊论文] 作者:张冉,姜大膀,,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2013
中上新世是占气候研究领域的重要时期,研究此时期气候能为理解地球气候系统和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帮助。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研发的通用气候系统模式的平板海洋模式组...
[会议论文] 作者:张冉,姜大膀,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年份:2014
  鉴于青藏高原空间上各主要区域隆升时间上的差异,利用大气环流模式研究了青藏高原区域隆升对亚洲季风气候的影响。结果发现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北部的隆升分别对南亚与东......
[学位论文] 作者:刘珂, 姜大膀,,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15
利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分辨率的全球陆面同化数据集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的辐射再分析数据,根据Thornthwaite和Penman-Monteith公式分别计算了1948~2008年中国区域潜在蒸...
[期刊论文] 作者:姜大膀,王娜, 来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年份:2021
水循环在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全球变暖背景下水循环变化密切相关的淡水资源短缺、副热带干旱区扩张、极端旱涝灾害频发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第一工作组首次单独设立一章,即第八章,用......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 年份:
本期受邀专家:$$ 罗勇(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 钱维宏(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 姜大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葛剑雄(全国政协常委、复旦...
[会议论文] 作者:田芝平, 姜大膀,, 来源: 年份:2004
利用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最新第3阶段中9和13个气候模式的数值试验数据,集中研究了末次冰盛期和全新世中期东亚地区的水汽输送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工业革命前期,末次冰...
[期刊论文] 作者:姜大膀,富元海, 来源:2011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交流研讨会 年份:2011
  相对于工业化革命前期,全球年均温度上升2℃的时间和相应的气候变化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包括欧盟成员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将避免2℃全球变暖作为温室气体减排......
[期刊论文] 作者:姜大膀, 刘叶一,,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16
工业化革命以来,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受到重视.21世纪地球温升水平是当下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其中的一个核心科学问题是平衡气候敏感度——即大气二氧...
[期刊论文] 作者:田芝平, 姜大膀,,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13
本文利用通用气候系统模式CCSM4在三种水平分辨率下的工业化革命前期气候模拟试验,结合观测和再分析资料,比较了各分辨率下模式对中国温度和降水、东亚海平面气压和850hPa风...
[期刊论文] 作者:梁潇云,姜大膀,, 来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年份:2007
末次冰期冰盛期(或称为末次盛冰期),为第四纪更新世最后一个冰期的鼎盛时期,该时期的气候与当代气候迥然不同。近年来,中国科研工作者已就末次冰期冰盛期东亚区域气候开展了一......
[期刊论文] 作者:田芝平,姜大膀,,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15
使用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第1~3阶段中共61个气候模式的数值试验结果,首先定量评估了它们对于当代中国年平均、夏季和冬季降水气候态的模拟能力,而后根据择优选取的26和16...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