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1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胡立新,,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2
姚爱斌《协和以为体,奇出以为用——中国古代文体论的方法论》和《论徐复观(文心雕龙)文体论研究的学理缺失》,从中国古代体用论出发,阐述《文心》“文体”范畴的含义及其关系,从根...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5
姚爱斌在《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3)刊登同题文章,文章认为,《大话西游》及其所衍生的各种“大话”现象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大话”文化。“大话”文化在青...
[学位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 年份:2001
本文采用平行比较的方法,通过对中国古典美学有关审美类型论史料的剔抉阐发,通过对康德美学审美类型论思想的重新解读,试图在中国古典美学与康德美学的审美类型论之间进行一次全......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6
在10卷本《童庆炳文集》中,《〈文心雕龙〉三十说》也许是童老师最费心血的一卷。作为一部“龙学”专著,其撰写的时间跨度在童老师所有著作中应该是最长的。从1994年秋童老师给......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王夫之《诗.小雅.采薇》评语中提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观点,不惟与诗意不合,也有悖其本人的诗歌情景观。"乐景"、"哀景"说将属人之情归为属物之性,与其"...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08
"范畴何谓"是古代文论范畴研究的一个前提性问题,但由于学界对古代文论的"术语"、"概念"和"范畴"的外延作硬性划分,迄今未能明确古代文论范畴研究的对象。根据亚理士多德的"...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在中国古代文体论中,"文体"范畴的基本内涵是指具有特征性的文章整体;而在西方stylistics中,style的基本内涵是指具有特征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文体"与style尽管具有一定程度的...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文化与诗学 年份:2008
徐复观《〈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一文存在诸多明显的学理缺失,如对"文体"与style含义的错解、以文体特征和构成代替文体本身、将文体构成层次与文体生成和发展层次相混淆、对...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意境和意象是至境艺术形象的两个并列的理论范畴。两者之间的审美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意蕴的情韵悠长与思致隐奥 ,质地的空灵透莹与朦胧幽晦 ,气势的飞动流转与凝重沉滞...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 年份:2003
叔本华的崇高论与康德的崇高论虽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但由于柏拉图的“理念”的介入和印度佛教虚无主义思想的浸淫 ,二者在崇高感产生的根源和本质上 ,在崇高感对象的品格上 ,...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0
细勘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与刊本的异同,参照其《文学小言》、《人间词甲稿序》、《人间词乙稿序》等写作时间和内容,可以寻绎出"境界"说从发生到成型的运思轨迹和学理机制...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中国古代的“文类”与“文体”范畴生成了中国古代的文章关于“分类”与“辨体”的思想。前者重点发展了关于文章的“类”的思想,其分类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后者则鲜明体......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诗学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理论取向:一者以美国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为宗,以求做到“洋为中用”;一者植根于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学理论发展,致力于中西文学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关于《楚辞》与七言诗关系的观点甚多,但研究思路中都有将文体起源简化为句式异同及偏重文体外部关系的倾向,有明显的片面性。诗歌文体应是由多层次节奏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8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获得长足发展,不仅实现了理论的体系化,而且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2008年首次出版的祁志祥主持的"十一五"普通高校国家级指南类教材《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6
"骨"在生命整体结构中亦内亦外、内层居外、外层居内的特殊位置,使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能够组成多种类型的喻体组合,以譬喻不同形式的文章整体结构。"骨鲠—肌肤(毛发)"组...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原指“文章整体存在”的古代汉语“文体”概念,在日本17世纪至近代的文化语境中,先后发生了两次由表示文章本体(“体”)到表示语言形式符号(“用”)的语义转化。19世纪末至20...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大陆桥视野 年份:2014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利用价值和价值形式在科学的市场预测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内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规划、控制与协调。本文就是对企业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些思考。...
[期刊论文] 作者:姚爱斌,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宋代以降 ,关于《毛诗序》的存废之争不断。但《诗经》研究界在批评《毛诗序》遮蔽了《诗经》“本义”的同时 ,又以《诗经》“本义”遮障了重新发现《毛诗序》诗学价值的目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