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友, 来源:江南论坛 年份:2002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坛寻踪录》,是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程中原、夏杏珍多年来学术研究的合集.两位作者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因此,该论文集的内容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8
曲折和复苏——从“反右派”运动到调整时期的“双百”方针夏杏珍从1956年4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到1961年“双百”方针经历了起伏波折,本文将对此过程作一简要述评。反右...
[期刊论文] 作者:金春明,,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11
《前奏——邓小平与一九七五年整顿》,程中原、夏杏珍著,河北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8月版,35.00元《决战——从四五运动到粉碎“四人帮”》,程中原、夏杏珍、刘仓...
[期刊论文] 作者:狄兆华,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4
《历史转折的前奏———邓小平在一九七五》(程中原、夏杏珍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369页:胡耀邦号召,“搞业务的台风要刮起来”,“刮八级台风不行,得刮12级台风”。一...
[期刊论文] 作者:荆溪宁,, 来源:紫光阁 年份:200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程中原、研究员夏杏珍合著的《历史转折的前奏一—邓小平在1975》经作者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思考,终于在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前夕由中国青...
[期刊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3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中国农民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体医疗保健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它随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兴起而产生,1965年毛泽东的一月指示和“六·二六”...
[期刊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党的文献 年份:2009
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是踏着时代的节拍前行的。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揭开了文艺领域拨乱反正的序幕,开启了文艺领域的历史新篇章。随后,通过揭批"文艺黑线专政论...
[期刊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党史文汇 年份:2011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历史上,堪称新闻改革的有三次,除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新闻改革,另外两次就是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和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
[期刊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党史文汇 年份:2004
[会议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 年份:2004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艰辛探索。其中有两次重大的关键性的决策:一次是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简称“双百”方针);一次...
[期刊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91
《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2期载文详细介绍了五四诗人康白情矛盾而复杂的一生,唤起人们重新记起这位曾经名噪一时的“五四”人物。在这里,笔者愿对丘立才、陈杰君二位文中语焉...
[期刊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2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调整文化政策影响最大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70年代中期这两次。60年代初的文化政策调整是一次全面、自觉的调整,调整从调查研究入手,以调整知识分子政策...
[期刊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淮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这是一篇短短的抒情散文,不过千余字,用的也都是朴素的文字,普通的语言,但当你反复诵读它时,你会强烈地感受到它是那样的凝重、深沉,感受到它的巨大概括力。这篇短文可...
[期刊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6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到1980年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 制定了...
[期刊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1
60年代前期 ,党对知识分子政策进行了反思和调整 ,成为贯彻知识分子政策最自觉、最全面的时期之一。 1 958年秋冬至 1 960年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反思和重新认识 ,为 1 961年开...
[期刊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报刊荟萃 年份:2009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会上,毛泽东指出:"政治局要议政。军委要议军,不仅要议军,还要议政。"毛泽东表示赞成叶剑英的意见,提出,议一个军...
[期刊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红旗文稿 年份:2014
把建国初期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这一运动,放在新中国成立的大历史背景下来认识和分析,就能看到其价值和历史必然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3年内,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恢复发展国...
[期刊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94
以评《海瑞罢官》引燃的“文化大革命”,对当代中国文艺事业说来,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它的悲剧性后果是给当代中国文艺史造成了10年的黑暗与空白。但是,在长夜中,也曾露出过...
[期刊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文化事业除旧布新,进入了健康发展的新轨道,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文化事业出现了初步繁荣。反右斗争扩大化使文化事业一波三折,在艰难中复苏。1...
[期刊论文] 作者:夏杏珍,,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年份:2012
"大跃进民歌"和"天安门诗歌"具有共同的典型意义,但因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大跃进民歌"是自上而下,由领导者组织发动的一场全国范围配合正在开展的"大跃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