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4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国文秀,, 来源: 年份:2004
攀枝花地区是长江流域上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客观评价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对于区内重大工程的抗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攀枝花又是一个地震资料记载缺乏地区,无疑给...
[期刊论文] 作者:汪良谋,国文秀,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1985
新生代地堑构造是华北地区最普遍和最有特征的构造。它与强震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根据活动构造参数估计地质地震活动性,能克服历史地震记载时间短的局限性。 文中首先计...
[期刊论文] 作者:张裕明,国文秀,汪良谋,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87
本文讨论了在地震活动中等或较弱、而又没有发现古地震遗迹的地区(辽东半岛属于这类地区),如何利用断层活动性资料评价该区的地震危险性和确定潜在震源区的问题,并取得以下结...
[期刊论文] 作者:汪良谋,国文秀,王湘南,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82
本文在分析我国大陆地区大地震的广义前震空间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历史大地震的空区作了圈定和研究。根据28个历史大地震空区的统计,提出求空区震级和发震时间的经验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管兆国, 文秀维, 管继一,, 来源:落叶果树 年份:2018
木瓜为蔷薇科木瓜属植物。根据多年栽培木瓜的经验,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将中国木瓜分为4种5种类,即皱皮木瓜种、光皮木瓜种、毛叶木瓜种和榅桲木瓜种,皱皮木瓜种类,光皮木...
[期刊论文] 作者:松田时彦,汪良谋,国文秀,, 来源:地震地质译丛 年份:1983
在日本大约7级破坏性地震通常沿着可辨认的活动地质断层发生,伴随有地表破裂。这暗示第四纪活断层的位置在辨认未来大地震的地点方面,可能是一个有用的线索。在日本现在已经辨认出1471条活断层。本文利用已知活动的地质断层的分布,估价日本各类地区的地震的可能......
[期刊论文] 作者:Leonardo Seeber,John G.Armbruster,汪良谋,国文秀,, 来源:地震地质译丛 年份:1984
本文旨在陈述喜马拉雅大地震之地表效应,推算其伴生破裂之长度。基于对以往地震破裂在时空两方面的回溯可以推测今后大地震的制约因素。构造模型沿喜马拉雅弧大地震和中、小地震组成两条平行的地震活动带(图1)。这两条带分别与喜马拉雅消减构造中的两条发震断层......
[期刊论文] 作者:张裕明,汪良谋,董瑞树,国文秀,王湘南,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84
世界上最著名的西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分布在欧亚地区,区内的某些地方也可以观察到强烈的板内地震活动。由于本区现代构造运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区内曾发生过...
[期刊论文] 作者:汪良谋,董瑞树,张裕明,王湘南,国文秀,, 来源:华北地震科学 年份:1984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盆地内部结构和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特点,对盆地边缘断裂的性质,展布方向、活动特点以及边缘断裂对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第二部分是对盆...
[期刊论文] 作者:李闽峰,邢成起,蔡长星,国文秀,邬树学,袁著忠,孟勇琦,涂德,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95
通过实地考察和室内工作,对玉树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段研究。该断裂划分为3段:(1)西北段全新以来活动强烈,以水平左旋活动为主,水平滑速率达7.3mm/a,沿断裂带展布大量的古地震事件遗迹;(2)中段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