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唐艳龙,, 来源: 年份:2011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林区爆发成灾的重大蛀干害虫。为了探索无公害技术防治栗山天牛,本研究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出发,在研...
[期刊论文] 作者:唐艳龙,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份:2004
计量器具是指由计量基准及计量标准等组成用来测量的器具,目前,我国计量器具检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计量器具存在的误差、计量人员使用计量器具不娴熟,责任心不强、计量......
[期刊论文] 作者:唐艳,龙良,苏晓君, 来源:医学综述 年份:2004
冠心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引起患者病死率和发病率大幅增加的首要原因.据估计,75岁以上老年人当中超过1/3的男性和1/4的女性患有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的证据表明,中年人冠心病...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东生,高尚坤,唐艳龙,, 来源:中国森林病虫 年份:2017
林间开展了释放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和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防治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试验,结果表明:释放管氏肿腿...
[期刊论文] 作者:温小遂,唐艳龙,施明清,,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通过对江西萧氏松茎象发生林区118块标准地的调查与分析,得出萧氏松茎象平均虫口密度与有虫株率之间的关系可用指数函数Y=15.6e0.0313x来描述....
[期刊论文] 作者:温小遂,王辉,施明清,唐艳龙, 来源:中国森林病虫 年份:2010
室内用绿色威雷对成虫进行毒力测定,选出致死率较高的浓度为20倍稀释液。用该浓度进行林间药液持效试验,第15天接虫死亡率可达90%。应用该浓度药液于萧氏松茎象成虫刚刚进入产卵......
[期刊论文] 作者:蔡华,张彦龙,唐艳龙,高尚坤,, 来源:河北林业科技 年份:2016
通过连续2a观察笼罩内松褐天牛成虫羽化情况及羽化期间的气温、降水量变化,分析了松褐天牛成虫羽化规律及其气温和降水量对其影响。结果表明:松褐天牛在5月初开始羽化,5月底至6......
[期刊论文] 作者:蔡华,钟阿勇,唐艳龙,高尚坤,, 来源:生物灾害科学 年份:2016
近年来,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迅速蔓延,而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松材线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监测松褐天牛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是预测预报松材线虫病的...
[期刊论文] 作者:唐艳,龙良,苏晓君,黄永群,, 来源:医学综述 年份:2012
冠心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引起患者病死率和发病率大幅增加的首要原因。据估计,75岁以上老年人当中超过1/3的男性和1/4的女性患有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的证据表明,中年人冠心...
[期刊论文] 作者:郑雅楠, 唐艳龙, 杨忠岐, 唐桦,,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14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山天牛属(Massicus)(陈世骧,1959),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林区造成严重危害的蛀干害虫,主要危害辽东栎...
[期刊论文] 作者:龚青,黄爱松,唐艳龙,熊建宏,, 来源:生物灾害科学 年份:2013
系统总结国内外有关桃红颈天牛的防治技术,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3个方面进行阐述,重点阐述最具生产应用价值的防治技术。最后提出以物理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的综合......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艺, 杨忠岐, 魏可, 唐艳龙,,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5
翅多型现象在昆虫中广泛存在,是昆虫在飞行扩散和繁殖能力之间权衡的一种策略,对种群的环境适应性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植食性昆虫中研究较多,有关寄生蜂的翅型分化鲜...
[期刊论文] 作者:唐桦, 杨忠岐, 曹亮明, 唐艳龙,, 来源:农业科学研究 年份:2018
为开发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绿脊异丽金龟(Anomala aulax Wiedeman)和大绿异丽金龟(Anomala virens L.)成虫的物理防控无公害防治技术,根据3种金...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杨,曾燕玲,唐艳龙,高智席,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20
本文对道真县洛龙党参有害生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并使用抗生素对桃蚜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共发现党参虫害14种、病害1种、杂草3种、天敌昆虫5种。大多数集中分布于1400 m以...
[期刊论文] 作者:肖方竹,黄波,唐艳,龙鼎新,何淑雅,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2020
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专业团队建设的重要支持。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高校预防医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东生,钟阿勇,谢芳,唐艳龙,, 来源:生物灾害科学 年份:2017
近年来,桔褐天牛在我国局部地区爆发成灾,主要为害柑橘和花椒等经济作物。为尽快实现对桔褐天牛的有效防治,总结了已报道的一些常用防治技术,并探讨了生物防治桔褐天牛的前景...
[期刊论文] 作者:魏建荣,王素英,牛艳玲,唐艳龙,, 来源:中国森林病虫 年份:2010
花绒寄甲是天牛类林木蛀干害虫的主要天敌昆虫。文章研究了野生花绒寄甲种群和室内饲养种群的过冷却点,并对其野外栖息的树体内洞穴的温度进行了监测,比较了树体内外温度差异...
[期刊论文] 作者:温小遂,廖三腊,唐艳龙,杨忠岐,,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17
[目的]研究释放花绒寄甲卵对马尾松立木上松褐天牛的寄生效果,进一步探索经济有效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措施.[方法]在林间设置直立木诱木,后在诱木上按5:1、10:1、15...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红,杨忠岐,张彦龙,唐艳龙,, 来源:中国森林病虫 年份:2015
通过解剖国槐Sophora japonica受害木,结合林间调查,分析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幼虫在国槐树干上的分布,建立幼虫虫口数量预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锈色粒肩天牛幼虫...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丽娜,唐艳龙,蔡洪广,钱正敏,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2020
[目的 ]明确花绒寄甲卵储存条件对其幼虫和蛹发育历期及成虫羽化数量的影响。[方法 ]观察和记录了经不同储存时长的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率的变化。同时,将初孵幼虫接入寄主,观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