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唐仲山,藏族,1972年8月出生,青海共和县人。现任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学院民俗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青海民族研究》常务执行编辑、青海民族民间文化抢救...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民族习惯语在其形成、传承及流变中,蕴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从类型、特点及功能等方面对青海藏族誓咒辞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2000
魏晋时期是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时期。由于鲜卑、匈奴、羌人、乌丸、氐等民族的内迁,使北方大范围形成我民族杂居和融合的局面。这些民族中除鲜卑有独立塞外势力外均受魏晋...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2010
青海茶文化是基于特定的历史时空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继承了中华茶文化的大传统,同时兼容了基于地理和气候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知识体系,形成了独有的地方性茶文化系...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2009
由于仪式具有特有的象征寓意,因而当仪式被理解为某种社会需求的外在手段时,就会将社会群体或个人的心理诉求直接地或间接地表达出来。文章对土族"於菟"系列民俗仪式的社会功...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藏高原论坛 年份:2013
藏传佛教在青海的传播与复兴,实现了藏传佛教对诸如藏族、蒙古族、土族和汉族等世居民族的宗教文化整合,加强了民族关系,构筑了稳定而和谐的社会局面。藏传佛教文化在信众世...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西北民族研究 年份:2012
神灵信仰和仪式构成了文化的基本特质,也构成了社会形貌的象征展示方式。精神世界的神灵存在是现实世界中仪式举行的观念依据,祈求护佑的功利性意愿使得作为村落守护神的外来...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2012
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的是人的生活本身,是人类创造的又一种文化形式,其特点是活态的、无形的(或是以非物质状态存在的)、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2005
完玛杭科,藏族,1977年出生于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五屯上庄村一个农民家庭.其祖父夏吾和父亲桑杰俱为藏传佛教艺术画家,加之祖父是还俗僧人,完玛杭科自幼受到家庭式藏传佛教艺...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昆仑神话包涵了人民对天文地理的认识、人类之肇始、农耕文明、渔猎文明及游牧文明和战争、情感等诸多内容,成为我们探讨先民的社会阶层、民俗秩序、道德伦理及生产科技状况...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2012
热贡,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汇聚交融的典型地区,热贡文化所呈现出来的独特文化现象和文化特质,为诸多学科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正是在各学科的学术...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2008
民俗仪式通过其所涉及的民俗物及仪式过程本身,指涉其特有的象征意义。"於菟"系列民俗仪式中各个单元特有的民俗物都具有特定的象征寓意,因而成为特定的象征指符。同时"於菟"...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文化建设实践发生巨大转变:"文化产业"逐渐替代"文化事业"成为当前社会文化建设的主要实践手段。经验层面的变迁催生了学界对文化产业...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国医论坛 年份:2004
"洋中药"是指由国外生产的中草药或天然植物药原料及制剂产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洋中药"不断进入并抢占国内市场,进口金额大幅度增加,相反中...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行政与法制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2008
作为历史与现状、传统与生活的文化产物,"於菟"系列岁末民俗在其特定的时空上表现了其特有的文化传统,通过仪式实践实现民俗意义,即外在的多元结构和内在的象征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楚地“信巫鬼,重淫祀”的巫官文化中招魂习俗在屈原的《招魂》中被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本文通过青海民间招魂习俗与屈原《招魂》的比较,佐证楚文化与江河源文化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仲山,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2010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前身为筹建于1987年的青海民族学院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室。2009年10月扩建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并正式挂牌。建设民族博物馆,是我省作为多民族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