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7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雍年,,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6
简要综述了强震动观测的目的和意义及我国大陆强震动观测的发展过程,讨论并展望了我国强震动观测的发展策略和前景。...
[期刊论文] 作者:周雍年, 来源:世界地震工程 年份:2001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强震观测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强震观测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了简要的评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发展我国强震观测工作的方向和任务。...
[期刊论文] 作者:周雍年,, 来源:世界地震工程 年份:1990
日本于1952年研制成SMAC型强震仪,从1953年开始,强震观测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1962年,日本强震观测事业推进联络会成立了以梅村魁为委员长的专门委员会,研究制订了强震仪的全国布设计划。计划的基本方针是在全国布设等密度台网,同时在城市按人口比例增设台站。......
[期刊论文] 作者:周雍年, 来源:建筑结构学报 年份:2000
本文讨论了设防地震动水准问题,建议在抗震设计规范中舍弃烈度,采用设防地震动区划图, 并建议采用重现期为50年、475年和1000年的地震动参数作为小、中、大三级设防地震动水准。This pa......
[期刊论文] 作者:周雍年,, 来源:世界地震工程 年份:1987
一、前言在评价一个地区的地震危险性时,需要收集大量资料,对各种地震动强度参数进行估计.在电子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已经可以建立用于这种分析计算的通用程序系统.通...
[期刊论文] 作者:周雍年,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1984
本文利用日本强震观测资料,对于影响加速度相对反应谱(放大系数)形状的各种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震级和场地条件对反应谱形状的影响要远比震中距的影响明显。并在此...
[期刊论文] 作者:周雍年,, 来源:国外地震工程 年份:1982
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是一所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工程技术研究机构。它成立于1949年5月,现由五个研究部组成:1.应用物理与应用数学部2.机械工程与船舶工程部Tokyo Institut...
[期刊论文] 作者:G.J.Lensen,周雍年,, 来源:国外地震工程 年份:1981
地震预报地球受力的作用,使地壳产生应变。这种应变不断积累起来直至在某一地区达到地壳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为止。此时累积的应变位能转换成包含在地变位之内Earthquake p...
[期刊论文] 作者:J.M.Kelly,周雍年,, 来源:国外地震工程 年份:1980
前言地震工程史上有许多关于基础隔震系统的建议。基础隔震的概念十分简单,提出的各种方案毫不令人惊奇,令人惊奇的倒是这种方法的应用却少得可怜。最早期的Introduction...
[期刊论文] 作者:谢礼立,周雍年,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1990
长周期结构的抗震设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只是在高性能的数字强震仪问世以后,我们才能够得到可靠的地震动长周期信息,本文收集分析了在中国和墨西哥得到的约200条...
[期刊论文] 作者:谢礼立,周雍年,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1999
论述了土木基础设施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所起的重要作用,总结了国内外土木基础设施系统的现状和研究趋势,指出了针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中的重大科学......
[期刊论文] 作者:John H.Wiggins,周雍年,, 来源:国外地震工程 年份:1981
1. 引言危险性概念和决策过程现在人们对公共政策方面的危险性分析讨论得越来越多了。决策者想要知道与某一工艺有关的“可接受的危险性”。在美国发生的三哩岛(Three Mile...
[期刊论文] 作者:谢礼立,周雍年,,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1984
本文对现有地震动持续时间的定义作了简要的评述,研究了地震动能量(即加速度、速度或位移幅值的平方)沿时间坐标轴的分布特征,提出了新的地震动持续时间的定义。新的持续时间...
[期刊论文] 作者:于海英,周雍年,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2002
利用台湾SMART-1台阵的数字强震仪加速度记录分析了同类场地上的地震动长周期分量特性,结果表明: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基本相同的同类场地加速度反应谱短周期部分有较明显的差别,...
[期刊论文] 作者:周雍年,张晓志,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1999
确定最佳或最合理的设防标准时,应在保证地震安全和谋求最佳经济效益二者之间进行权衡,既要保证地震人员伤亡降低到一个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下,又要使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本文......
[期刊论文] 作者:陆静敏,周雍年,, 来源:情报科学 年份:1980
【正】 西德的科学技术情报活动,仅在规模上次于美国和苏联,由于德语不象英语那样的国际性语言用得那么广泛,所以不太为人所知。但在质量方面,有几个系统颇为出众。例如:IDC...
[期刊论文] 作者:周雍年,章文波,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1997
对四种型号的数字强震仪作了振动台试验分析,发现加速度记录的背景噪声水平均较低,但均存在零线变动现象。所产生的长周期误差对加速度记录影响极小,但使积分位移产生很大的零线......
[会议论文] 作者:周雍年,章文波, 来源:第六届全国地震工程学会会议 年份:2002
  "九五"期间,在中国地震局防灾大楼布设了我国第一个完整的结构地震反应遥测台阵,本文简要介绍该台阵观测系统的技术特性和测点布设情况....
[期刊论文] 作者:周雍年,片山恒雄,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1987
本文介绍在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FACOM-M380计算机上建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图形系统ERA。系统中包含中国的历史地震目录、活断层分布和地图数据等三个基本数据文件。可...
[期刊论文] 作者:周正华,周雍年,赵刚,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2002
本文对国内外数十次强地震的近场加速度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近场加速度峰值比及反应谱的统计结果,并将统计反应谱与设计反应谱进行了比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