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2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石玫,, 来源:师道 年份:2010
《师道》2009年第11期刊载了周奎英同志的《建国以来,血性教育多有缺失》一文,阅读再三,我对此文的观点和逻辑不能苟同。本着论道问学贵在求真的想法,我不惮浅妄,特撰文讨教。...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素质教育大参考 年份:2004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的人:"你们在做什么呢?"第一位说:"砌砖。"第二位说:"赚工资。"第三位说:"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到了后来,第三个人成了有名的建筑师。"梦想成...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师道 年份:2009
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很多教师忠实地履行了自己扶助学生的光荣义务,表现出一种舍生忘死、可歌可泣的精神境界。然而,也有一个名叫范美忠的老...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2007
最近,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赵承熙枪击案的发生,应该让我们再次坚信"爱就是教育"这句话的真理性.……...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黑龙江教育 年份:2003
语文作业历来是学生最大的负担。封闭、单一的题型,过大的题量,一刀切的要求,机械重复的练习,致使学生对语文作业产生厌烦心理,影响了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语...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福建教育 年份:2016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老一辈教育家陈鹤琴的代表性教育名言。他的初衷是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责任与信念及教师应保持的一种仰望的精神姿态。它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交通职业教育 年份:2006
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人的活动,所以对其终极价值的思考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陶行知先生说过:做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们崇拜什么样的学生......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师道 年份:2010
关于“教育家”的讨论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当代中国有没有教育家?”“什么样的人能算得上教育家?”“我们怎样培育教育家?”这些问题被一千次一万次地弛向人们的心湖,引发了......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 年份:2009
最近,在一所颇有些名气的中学里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两位具有相当资历的老教师因为不满学校公布的教学奖金分配方案,竞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弃教的方式向学校施加压力—......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2
近期,笔者对苏北某县级市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通过与校长及教干交谈、察看合同协议及缴款票据、实地走访校产承租户等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5
教师日常言说的方式应该是怎样的?不管是口头言说还是书面言说,对于漫长而又波澜不惊的教育生活而言,既经济而又不损续航能力的方式是"清鸣"——"清唱"之"清",无需装饰;"...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 年份:2007
有一则故事:一位猎人看到一位十分严肃的老人和一只小鸡在做游戏。猎人好生好奇,为什么一个生活严谨、不苟言笑的人会在没人时像一个小孩子那样快乐呢?老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弓带......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2007
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开设了“感恩课”,有的还把“学会感恩”写进了学生手册,感恩活动可谓是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其实,感恩教育要内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 年份:2006
执著,作为坚强意志的一种主要表现,一直被人们提倡和推崇。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里,执著像一种美德一样被供奉着。“执著就能成功”一度成为许多人的励志名言。我们习惯......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 年份:2005
一年前,美国“勇气”号航天飞船进行的火星探测举世瞩目。人们关注探测的进程,更关注其不可估量的科学价值。科学无国界,“勇气”号代表的不仅仅是美国,也是人类。我们应该为人类......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 年份:2010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究竟能给教师带来什么?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科研,尽管充满了令人目眩的各种成就,但繁华的背后是精神上的贫困,是加倍的无聊和空虚。由于工作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周奎英,, 来源:师道 年份:2006
某报纸曾经刊登了一篇调查文章.认为“现在的孩子已经不会感动”了,面对《我为……而感动》这样的作文题目竟然也觉得无从下手。文章归因认为,孩子们缺少道德实践的机会,另外,孩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