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3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周启昭,刘光宏, 来源:全国C[*v1*]化学第五届学术会议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王征,袁刚,周启昭,, 来源:石油化工 年份:1987
研究了水溶性铑膦络合催化剂两相催化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其主要优点是产物与催化剂易分离,克服了均相催化体系的主要困难。实验比较了四种催化剂母体[Rh(C_8H_(12))cl]_2、...
[期刊论文] 作者:杨静华,陈同豪,周启昭,魏文德, 来源:石油化工 年份:1990
以丙醛为反应介质、铑膦络合物为催化剂,对乙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关联,提出了丙醛生成速度的经验模型:r=649exp(-30400/RT)CRh...
[期刊论文] 作者:戴伟,郭浩然,姜汝泰,周启昭,魏文德,, 来源:石油化工 年份:1988
在110—140℃、总压3.92—9.81MPa,用甲苯、正丁醇、正己烷和丙酮作溶剂,考察了HFeCo_3(CO)_(12)对丙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在钴浓度0.2w%、140℃、3.92MPa、2小时条件...
[期刊论文] 作者:李弘,孙君坦,何炳林,杨旭清,王小华,周启昭,, 来源:石油化工 年份:1985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经珠状悬浮聚合制成四种不同交联度的大孔共聚体,再经氯甲基化、胺化反应制成聚N-(β-氨乙基)乙烯基苄胺树脂。后者与双(二乙胺基)氯化瞵反应得到一类新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何炳林,孙君坦,李弘,庞建民,周启昭,杨旭清,王小华, 来源:离子交换与吸附 年份:1985
用交联聚苯乙烯(DVB8%,粒度0.2~0.4mm,孔径r=3×10~2A)为母体,经氯甲基化、胺化、膦酸化反应制成一种胺基膦酸树脂。后者再与二—μ—氯四羰基二铑反应制成一种固载化铑络合物...
[期刊论文] 作者:何炳林,翁君凡,孙君坦,李弘,周启昭,刘光宏,杨旭清,符传桂,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B 年份:1988
Ten polymeric ligand bound rhodium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Rh_2(CO)_4Cl_2 and functional cross-linked poly-styrene consisting of amine, am...
[期刊论文] 作者:何炳林,郑凤萍,孙君坦,李弘,周启昭,刘光宏,杨旭清,符传桂, 来源:催化学报 年份:1985
铑膦均相络合物用于低级烯烃的氢甲酰化已经取得了工业规模的应用.但均相络合物存在着稳定性差、贵金属铑容易流失、催化剂回收及再生工艺复杂、腐蚀设备、污染产品以及不能...
[期刊论文] 作者:何炳林,翁君凡,孙君坦,李弘,周启昭,刘光宏,杨旭清,符传桂, 来源: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年份:1987
本文用含有多胺、多(胺基膦)和单齿的胺基膦、亚磷酸酯等配位基团的功能基化交联聚苯乙烯与二氯四羰基二铑反应得到了10种聚合物配位体络铑催化剂。用这些催化剂进行了二异丁烯的催化氢甲酰化反应(反应条件:110℃;100,80,60kg/cm~2;H_2/CO=1:1;6h;苯为溶剂),大......
[期刊论文] 作者:何炳林,孙君坦,李弘,郑凤萍,蔡慧青,周启昭,杨旭清,刘光宏,刘德弘,王小华,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B 年份:2004
Five kinds of polymer-anchored aminophosphine-rhodium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by ionic and covalent bonding methods. These anehored rhodium complexes synthes...
[期刊论文] 作者:何炳林,郑凤萍,孙君坦,李弘,蔡慧青,周启昭,杨旭清,刘光宏,刘德弘,王小华, 来源: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年份:1986
本文用离子键键合法和共价键键合法合成了五种聚合物胺基膦配体键联的铑络合物催化剂,它们对二异丁烯的氢甲酰化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成醛选择性。用共价键键合法制得的聚...
[期刊论文] 作者:何炳林,孙君坦,李弘,徐波,翁君凡,王玉琴,周启昭,刘光宏,符传桂,杨旭清,刘德弘,王小华,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B 年份:1985
Copolymer of styrene-divinylbenzene in bead form (with DVB 8%, average pore radius 3.0×10~2, specific surface area 25m~2/g, particle size 0.2—0.4mm) was made...
[期刊论文] 作者:何炳林,孙君坦,李弘,徐波,翁君凡,王玉琴,周启昭,刘光宏,符传桂,杨旭清,刘德弘,王小华, 来源: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年份:1985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经悬浮共聚制成珠状、大孔共聚体(交联度8%,孔径r=3.0×10~2,比表面积25M~2/g,粒度0.2—0.4mm),再经氯甲基化、膦化或胺化等功能基反应制成聚乙烯苄基二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