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金俊,何秀华, 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年份:1994
闽西北地区传疟媒介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调查福建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福州,350001)吴金俊,何秀华,刘庆生为了解闽西北地区主要传播疟疾媒介──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对杀虫剂抗药性和敏感性...
[期刊论文] 作者:吴金俊,何秀华,刘庆生, 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年份:1994
闽西北地区传疟媒介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调查福建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福州,350001)吴金俊,何秀华,刘庆生为了解闽西北地区主要传播疟疾媒介──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对杀虫剂抗药性和敏感性...
[期刊论文] 作者:许龙善,张山鹰,黄柏芳,吴金俊,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5
福建省灭疟后期疟疾流行特征分析福建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福州350001)许龙善,张山鹰,黄柏芳,吴金俊福建省疟疾防治工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1950~1955年为抗疟试点阶段;956~1976年全面防治阶段...
[期刊论文] 作者:吴金俊,许龙善,黄柏芳,郑祖杰,徐保海, 来源: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4
福建省根除恶性疟的措施与效果福建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福州350001吴金俊,许龙善,黄柏芳,郑祖杰,徐保海福建省素有“多瘴”之称、历史上恶性疟流行面广而猖镢,解放后,抗疟初期调查51个县(市...
[期刊论文] 作者:徐保海,黄锦源,张良应,黄柏芳,许龙善,吴金俊,郑祖杰,何秀, 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年份:1996
水稻生长与温、湿度效应对嗜人按蚊种群消长影响的研究徐保海,黄锦源,张良应,黄柏芳,许龙善,吴金俊,郑祖杰,何秀华嗜人按蚊是我国主要传疟媒介,通常认为其季节消长与农作制度密切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徐保海,黄锦源,张良应,黄柏芳,许龙善,吴金俊,郑祖杰,何秀华, 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年份:1996
水稻生长与温、湿度效应对嗜人按蚊种群消长影响的研究徐保海,黄锦源,张良应,黄柏芳,许龙善,吴金俊,郑祖杰,何秀华嗜人按蚊是我国主要传疟媒介,通常认为其季节消长与农作制度密切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徐保海,郑祖杰,刘庆生,何秀华,吴金俊,黄柏芳,吴金友,何荣,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4
中华按蚊区间日疟暴发流行因素调查徐保海,郑祖杰,刘庆生,何秀华,吴金俊黄柏芳,吴金友,何荣斌,李莉莎,邓艳琴福建省寄生虫病研究所(福州350001)建瓯县卫生防疫站建瓯县70年代是福建省疟疾重点流...
[期刊论文] 作者:郑祖杰,许龙善,黄柏芳,吴金俊,徐保海,何秀华,张山鹰,刘庆生,李莉莎,邓艳琴,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5
闽南地区疟疾感受性判断研究福建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福州350001)郑祖杰,许龙善,黄柏芳,吴金俊,徐保海,何秀华,张山鹰,刘庆生,李莉莎,邓艳琴在疟疾已经消灭地区,输入疟疾病例能引起当地传播,国...
[期刊论文] 作者:徐保海,郑祖杰,刘庆生,何秀华,吴金俊黄柏芳,吴金友,何荣斌,李莉莎,邓艳琴,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4
中华按蚊区间日疟暴发流行因素调查徐保海,郑祖杰,刘庆生,何秀华,吴金俊黄柏芳,吴金友,何荣斌,李莉莎,邓艳琴福建省寄生虫病研究所(福州350001)建瓯县卫生防疫站建瓯县70年代是福建省疟疾重点流...
[期刊论文] 作者:郑祖杰,许龙善,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5
闽南地区疟疾感受性判断研究福建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福州350001)郑祖杰,许龙善,黄柏芳,吴金俊,徐保海,何秀华,张山鹰,刘庆生,李莉莎,邓艳琴在疟疾已经消灭地区,输入疟疾病例能引起当地传播,国...
[期刊论文] 作者:许龙善,张山鹰,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5
福建省灭疟后期疟疾流行特征分析福建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福州350001)许龙善,张山鹰,黄柏芳,吴金俊福建省疟疾防治工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1950~1955年为抗疟试点阶段;956~1976年全面防治阶段...
[期刊论文] 作者:张山鹰,吴金俊, 来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1997
为查清闽南区疟疾流行规律,以便采取合理的防治对策,作者在闽南以疟疾常规监测与疫点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疟疾病例已占全省的80%以上,主要分布在经济......
[期刊论文] 作者:吴金俊,黄伯芳,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1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在历史上不断出现大面积疟疾暴发流行。主要传疟媒介为微小按蚊和嗜人按蚊。40年来,根据不同时期,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经积极防治,使疟疾发病率逐...
[期刊论文] 作者:吴金俊,许龙善,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6
建国后恶性疟经积极防治,发病率递年降低,70年代流行再度回升,1971~1975年调查已波及9个县(市)134个村,病例856人,死亡100多人,主要病煤为嗜人按蚊,其传播能量比中华按蚊高18.8倍,通过使用DDT乳剂滞留喷洒灭蚊和根治......
[期刊论文] 作者:何秀华,吴金俊, 来源: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1993
本文报告了福建省闽西北地区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的趋势,对DDT的抗性级别有回升的趋势。...
[期刊论文] 作者:吴金俊,许龙善, 来源: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1998
疟疾在福建曾有4个流行高峰,分别在1937~1938年(3076.9/万)、1954年(266.4/万)、1961年(21.8/万)和 1972年(238.3/万)。经用“三抗三灭”防制策略进行防制,到1975年发病...
[期刊论文] 作者:郑祖杰,吴金俊,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吴金俊,许龙善,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许龙善,吴金俊,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份:1995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Est,LDH和POD3种同工酶谱,表明两蚊存在具有分类特征的酯酶带,但又是遗传系十分相近的近缘种。...
[会议论文] 作者:吴金俊,许龙善, 来源: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次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福建素有“多瘴”之称,据载50多年来,疟疾曾出现3个高峰,分别在1937年-1938年(3076.9/万人)、1954年(266.4/万人)和1972年(238.3/万人),其间1961年(21.8/万人)和1980年(5.59/万人)2个小高峰。经调查分析,疟疾流行因素在不同年代和区域有所不同,其流行程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