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菱珊,, 来源:金田(励志) 年份:2011
悼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殊的题材。悼亡词作经历了千年演进,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清初词人纳兰性德创作了大量感人至深的悼亡词,以情真意切和充满诗性的语言,展现了人...
[期刊论文] 作者:吴菱珊,, 来源:文存阅刊 年份:2018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屡遭贬.历经宦海沉浮,在看似绝望的境遇中,其词作呈现给人的并不是悲观或伤颓,反而以达观疏旷的姿态,透露出对宇宙人生的反思和超然于万物的洒脱.最集中...
[学位论文] 作者:吴菱珊,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白居易诗歌近三千首,后人对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文集的整理、白居易生平与家世、白居易思想、诗文创作与诗论诗艺研究,以及白居易的海外影响等方面。白居......
[期刊论文] 作者:俞雅恬,吴菱珊,吴菱珊, 来源:丝路艺术 年份:2018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和中国作家都擅长以“轻逸”的文学形式来应对现代社会的紧张关系。但两人在叙述之“轻”和现实之“重”之间关系的...
[期刊论文] 作者:俞雅恬 吴菱珊 祝小娟, 来源:丝路艺术 年份:2018
摘 要: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和中国作家都擅长以“轻逸”的文学形式来应对现代社会的紧张关系。但两人在叙述之“轻”和现实之“重”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卡尔维诺倾向于前者,而余华却更着重于后者。本文试分析两位作家的叙事策略因此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