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少年儿童研究 年份:1996
谁造“通天塔”──华罗庚的儿童少年期吴继路吴继路男1935年15生北京币顺义晏人苗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写作学会、北京作家协会、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北京文艺学会理事。1953fy始...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少年儿童研究 年份:1996
海的女儿──作家冰心人之初吴继路我的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从浅浅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人“不择细流”的大海。《冰心文集·序》与20世纪同龄的高寿的女作家冰心,成为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寻根 年份:1996
木牛流马亭记吴继路中华大地星罗棋布的若多名亭中,这座亭太简陋,太偏僻,也大无名气了。之所以决定写它,缘由是它固然微不足道,但它所标识、所念纪的那位历史人物,就家喻户晓、深入...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旅游 年份:1997
乐山诸亭新记○吴继路初次去四川乐山参拜大佛的人,被凌云山“世界之最”的大石佛吸引震悚,又在三江汇聚,两峰并峙的奇瑰景观前倾倒,往往对名胜遗物的细部漠然忽略。凌云寺和乌尤...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少年儿童研究 年份:1994
叶圣陶为少年创作的散文──纪念叶圣陶老人诞辰百周年吴继路在20世纪的中国,为造就一代代民族新人,矢志不移地将教育与文学两项事业融汇结合,忠恳谨严地劳作了七八十年,成就卓著光...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旅游 年份:1998
采石群亭新记○吴继路那一年暑期,单位组织职工游黄山,有几位余勇可鼓者,乘兴相约东行,首站马鞍山市,访著名的风景文物胜地采石矶。同伴五人,三位教古典文学,所以瞻仰太白楼,凭吊诗仙...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正】 洪汎涛是一位以严肃、认真而执着的精神,多年来自觉在儿童文学园地上辛勤垦植、惨淡经营的作家。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余年中,除却十年动乱期间被迫搁笔外,在此前后两个...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世纪 年份:2004
自己在农村长大,尽管少小离家,蜕变成半拉城里人,对于农村农民农情,总还格外挂心。20岁上,1955年读大书三卷:《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知道冀东遵化县有个"穷棒子社",...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4
在北京西山蓊郁的丛莽中,一座普通坟茔的墓碑上镌刻着两句铭语:“竟解中华百年之恨,得蒙人民一世之恩”。这是墓主,著名作家,学者,教授吴组缃先生对自己一生情事真诚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少年儿童研究 年份:1997
费孝通 江苏吴江县人,1910年11月2日出生于一个普通教员的家庭。早年立志学医为人解脱疾苦,后来觉得医治社会疾病更为紧要,从此走上研究社会学、人类学的艰辛之路。著有《江...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冰心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间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散文创作,可分别以《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为代表,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散文创作主要写于五十年...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世纪 年份:2003
此前几年拜访季羡林老人使我得出一条经验,越是学识渊博,精神境界高的人,越能体谅、容纳普通人,绝不摆架子。抬手扣冯至先生寓所门时候,我心里平静踏实,在我印象中,冯、季二...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年份:2000
星塘老屋跳珠急,杏坞花开老眼明。白屋有知应闷杀,公卿不出出穷人。这是中国跨世纪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为《星塘老屋图》题的诗句。星塘老屋是齐白石出生并度过童年、少年时代...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1
华丽的剧场,火爆的观众,一曲曲民歌优美的旋律把这场特殊的音乐会推向了高潮,全场昂奋的目光聚向舞台。台上响起熟悉的欢快曲调,一出压轴戏《婚礼舞曲》开演了:掀起你的盖头...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正】 (一) “儿童”的含义具有笼统用法与精确用法的区别。比如,有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把青年初期以前的不同年龄阶段都包括在内,这是笼统的用法。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世纪 年份:2005
死而复生1940年10月,冀中军分区大批干部在清苑北王力村开会,日伪军以大量兵力秘密包围该村。千钧一发之际,我特务连奉命阻击敌人,全力掩护司令部转移,把敌人主力吸引到村北...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路,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