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2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魏怡娜,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9
一位编辑向知名作家吴组缃约稿,请他写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文章,吴组缃答应了。文章写好后编辑进行了修改,回寄给吴组缃查阅。吴组缃阅罢,发现文章的几个关节之处都被改动了,便与编辑取得联系。...编辑擔心吴组缃见怪,略带歉意地说:“吴先生,这篇文章主要是对外介绍中国的古典名著,为了方便外国读者阅读理解,才对文章进行了一些修改,希望您不要介意。”  ...吴组缃很大度地说:“我倒不是介意您改我的文章,而是希望在刊登...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考版) 年份:2004
北大名教授吴组缃当年给学生上第一堂课的内容是:“现在我给你们两个判断,你们看哪个更正确:一个判断是‘吴组缃是人',另一个判断是‘吴组缃是狗'。”...
[期刊论文] 作者:杜瑞文,, 来源:文存阅刊 年份:2016
吴组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农村,真实反映农村经济破产、民不聊生的现实,敢于对黑暗势力进行强力鞭挞。事实上,吴组缃先生作品如此,做人也是如此。有一...
[期刊论文] 作者:唐宝民,, 来源:高中生之友 年份:2016
著名作家、北大教授吴组缃是个性情耿介之人,学者徐百柯在他的《民国文人》一书讲了吴组缃的三件事.通过这三件事,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耿介的性情:吴组缃在清华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入...
[期刊论文] 作者:唐宝民,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年份:2016
著名作家吴组缃是个性情耿介之人。  20世纪40年代。吴组缃应聘到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做教授,按照合同,他只开半个学期的课。校方鉴于他的名气和学问,准备支付给他整个学期的薪水。吴组缃拒绝了学校的好意。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个外地学者拜访吴组缃,随身带了一本自己编的清代学者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的选注本,请吴组缃为他题写书名。但吴组缃看完书后,直率地对那位学者说,自己认为他对纪昀的看法并不妥当,...
[期刊论文] 作者:郝金红,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7
198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总编辑胡守文向吴组缃先生约稿,请他主编一本《历代小说选》。虽然吴组缃此时的身体不好,但他还是爽快地答应。为了尽快交稿,吴组缃找了北大的周先慎等几位青年学生,作为自己的助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部书的初稿和吴组缃亲自撰写的《前言》同期完成。  一个周末,几位助手来吴组缃的住处拿《前言》,准备交出版社初审。谁知,吴组缃却不肯将这篇文章拿出来。...
[期刊论文] 作者:严謇,,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84
吴组缃,原名吴祖襄,一九○八年阴历三月十五日(阳历四月五日)出生在安徽省泾县茂林村。这里地处山区,风景秀丽而土地瘠薄,居民以外出经商者为多。吴组缃的祖父是当地一处油...
[期刊论文] 作者:宫立,, 来源:上海鲁迅研究 年份:2015
一笔者翻阅1946年5月22日出版的《月刊》第1卷第6期,找到吴组缃的一封信,不见于方锡德编的《吴组缃生平年表》《吴组缃年谱》《吴组缃著作年表》,当为佚简,先照录如下:××兄...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5
著名作家、北大教授吴组缃是个性情耿介之人,上个世纪40年代,吴组湘应聘到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做教授,按照合同,他只开半个学期的课,校方鉴于他的名气和学问,准备支付给他整个学...
[期刊论文] 作者:陈学勇,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05
留意吴组缃先生多年来出版的多种文集,未见收入过他的新诗。老诗人林庚为吴组缃作古后的一本小说选写的序说:“或许是由于我当时写诗的那种激情的缘故,羡林和长之在校时也都...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组缃,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82
【正】 关于红楼梦的论文和著作,我很喜欢读;但拜读的还是不很多。我接触一些青年同志,和许多《红楼梦》的爱好者,他们说,解放以后多年以来,直到近四、五年以来,关于《红楼梦...
[期刊论文] 作者:邓星明,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03
本文探讨吴组缃小说悲剧特点的来龙去脉,着重选取吴组缃三十年代颇有代表性的几篇小说,从结构、人物、情节、结尾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吴组缃高超的悲剧艺术完全能跻身...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4
著名红学家、本刊编委吴组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九四年一月十一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对吴组缃先生的不幸逝世,本刊编辑委员会全体同志,谨致沉痛的哀悼。The...
[期刊论文] 作者:郭仁怀, 杜胜韩,,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3
吴组缃,原名吴祖襄,安徽省泾县茂林村人.新中国成立后,吴组缃作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和著名学者,早已享誉海内外.然而,吴组缃作为30年代的一位著名作家,却逐渐被青年...
[期刊论文] 作者:蒋明玳,,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6
吴组缃的小说以忠实严肃的创作态度,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动乱和农民的贫困作出了深刻的剖析,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现实主义特征;吴组缃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罪人”形象,但...
[期刊论文] 作者:邓星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本文对吴组缃30年代的小说重新读解,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着重总结他小说的整体风格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风格特点的主要因素;认为吴组缃的文学成就和艺术品味完全够得上同时代...
[学位论文] 作者:张丽华,, 来源: 年份:2007
吴组缃是著名的散文家和小说家,他以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在30年代产生过较大的反响。“写真情实感”是吴组缃创作的一贯宗旨,真实反映时代和社会是其创作主题,...
[学位论文] 作者:刘姝, 来源:宁夏大学 年份:2010
吴组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社会剖析派”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书写了皖南农村的苦难生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吴组缃的小说创作生涯只有短暂...
[期刊论文] 作者:徐百柯, 来源:人事天地 年份:2008
吴组缃(1908-1994)被称为一位智者。在他的弟子刘勇强眼里。“吴先生非常敏锐,很有智慧,聊起天来,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妙语连珠。”...
[期刊论文] 作者:孙芳,,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08
吴组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艺术家”。本文结合阅读吴组缃小说的具体体验,试图通过对“龙灯式”结构、“闷热”氛围的营造、象征性意象的功能等三方面的分析,探讨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