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侯玲,吴玉斌(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15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是一种锌依赖的多结构域Ⅰ型跨膜蛋白,在进化中高度保守,可介导多种分子成熟以及跨膜分子胞外功能区脱落,具有蛋白水解、细胞黏附、细胞融合及信号传递等功能。该文就其结构和功能、作用底物和相关信号通路、影响其表达和催化活性的因......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晶莹,吴玉斌(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17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大多认为与免疫功能的紊乱有关。白细胞介素(IL)和干扰素(IFN)作为免疫调节因子,与肾病综合征发病密切相关。该文就IL-21及INF-γ在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中作用作一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黄钰,吴玉斌(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19
叉头框-C2(forkhead box C2,FOXC2)是叉头样/翼状螺旋家族的一个转录因子,具有典型的forkhead结构域,在胚胎及产前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FOXC2在肿瘤细胞增殖及转移、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肾脏疾病及新陈代谢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但确切的机制尚不明了。因此,对FOX......
[期刊论文] 作者:杨永昌,吴玉斌(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20
Vav家族蛋白是鸟嘌呤核苷酸转化因子家族成员的一种。Vav蛋白通过RhoA、RhoG和Rac-1在细胞特定时期影响细胞信号转导、骨架重组、黏附迁移等生理活动。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有80余中不同的鸟嘌呤核苷酸转化因子。近来研究发现Vav家族蛋白在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心血......
[期刊论文] 作者:杨星光,吴玉斌(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21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小血管炎症,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对于重症HSP,由于患儿体内存在过多的炎症因子,机体损伤持续存在,激素治疗很难在短期内改善症状。近年研究发现丙种球蛋白或血液净化联合激素治疗能更加快速地缓解临床症状,......
[期刊论文] 作者:齐欣,吴玉斌(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18
NDRG2基因全称为N-myc下游调节基因-2,是NDRG家族成员之一,该基因有高度的同源性,主要参与细胞增殖及分化。目前主要作为抑癌基因被大量研究,除此之外,其还参与组织胚胎的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疾病,参与醛固酮对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水钠代谢调节作用,参与应激反应......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晶莹,吴玉斌(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19
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at S)是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一种溶酶体蛋白酶,在许多炎症过程和自身免疫疾病中表达。组织蛋白酶S在自身抗原递呈、损伤修复、体内炎症免疫、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多种临床疾病的发生、进展和转归密......
[期刊论文] 作者:孟祎,吴玉斌(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2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各种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可与红细胞自身抗原反应的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并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儿童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与发病机制相关。糖皮质激素作为该病的一线治疗,多数患儿对其反应良好。部分患儿因......
[期刊论文] 作者:王璐,吴玉斌(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21
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一种病情进展迅速,可危及生命的炎症反应综合征,在儿童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多样,诊断较困难,挽救治疗方案国内外尚未统一。该文对HLH的类型、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期刊论文] 作者:楚嫚嫚,吴玉斌(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17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临床预后较差的常见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及死亡是其主要的病理特征。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在急性肾损伤过程中,自噬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被诱导发生。在多种药理干预或自噬相关基因敲除的急性肾损伤模型中,自噬能......
[期刊论文] 作者:朱万红,吴玉斌(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17
肥胖是影响儿童和成人健康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病因复杂,是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微生物参与了体重调控、能量代谢和炎症反应,在肥胖的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自然分娩、母乳喂养和避免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有益于维持肠......
[期刊论文] 作者:朱万红,吴玉斌(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18
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儿童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新成员B细胞活化因子(B lymphocyte activating factor,BAFF)和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 inducing ligand,APRIL)......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秀丽,赵成广,吴玉斌(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16
配对盒基因2(paired box2,PAX2)是一种核转录因子,表达在发育期肾脏。研究表明PAX2通过与PTIP的相互作用使染色质处于可转录状态,与Grg4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其与PTIP结合而抑制转录。PAX2在急性肾损伤时再表达,参与促进细胞增殖修复。先天PAX2基因突变与先天性肾脏输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