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7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彭汉兴,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1983
本文仅就谢又予、吴淑安同志的论文(以下简称《探讨》)提出不同的看法,文中引用的实验室数据除注明外均引自《探讨》。 一、红色泥砾的沉积环境 红色泥砾是指李四光教授命名...
[期刊论文] 作者:蔡强国,吴淑安,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1998
在天然降雨观测基础上,通过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了紫色土陡坡地不同土地利用对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实测资料揭示暴雨和坡长是导致紫以土陡坡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高强度降雨在10m坡......
[期刊论文] 作者:吴淑安,蔡强国,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1996
在半干旱--干旱,农牧交错这一特定地理区域,在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了采自该地区不同地貌类型,不同利用情况下土壤标本18个,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确定了它们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与抗......
[期刊论文] 作者:吴淑安,蔡强国,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1999
土壤中植物根系的存在可以增强土壤的抗蚀性、溅蚀量、贯入深度和被崩解的情况等都是土壤抗蚀性的反映。通过对人工添加根系、固有根系和缺少根系三种不同土壤类型,进行的溅蚀......
[会议论文] 作者:蔡强国;吴淑安;, 来源:1998年国际山区资源开发与保护研讨会 年份:1998
可持志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所关心的共同战略,已经成为当前人类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中心。复合农林业是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保证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
[期刊论文] 作者:王石英, 蔡强国, 吴淑安,,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2005
景观过渡带是景观空间异质性较高的地区,在分析中经常需要从中提取不同类型区的界线,确定相应的范围.提出一种基于邻域概念的简易算法,根据分界线两侧景观的显著差异,在非特...
[期刊论文] 作者:王石英, 蔡强国, 吴淑安,,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04
近年北京和华北地区的沙尘灾害天气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上风向地区的农牧交错区不但是防护的重要屏障,也是沙尘的源地之一.为了减轻农牧交错区本身的生态压力和环境恶化,需要明...
[期刊论文] 作者:王石英,蔡强国,吴淑安,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份:2003
根据野外工作,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探讨以防止风蚀为目的的首都圈的范围及主要特征,着重分析首都圈典型地区土地退化的机制、分布状况和防治的季节.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王石英, 蔡强国, 吴淑安,,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04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华北和北京地区频繁爆发了沙尘天气,成为该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预防和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是近期包括北京在内的几个重要地区生态建设上的重要目标...
[期刊论文] 作者:王石英,蔡强国,吴淑安,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04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沙尘暴和20世纪30年代美国、60年代前苏联的黑风暴极其相似,因此借鉴国外尤其是防治成功国家的经验,对当前我国沙尘暴的治理具有促进作用。该文根据美国农业...
[会议论文] 作者:王石英, 蔡强国, 吴淑安,, 来源: 年份:2004
土地退化是华北地区近年沙尘天气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短时间尺度上,人为活动的强度增加导致土地急剧退化.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首都圈土地退化类型、成因机制.在...
[期刊论文] 作者:许峰,蔡强国,吴淑安, 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年份:1999
坡地资源在我国等多山国家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保护对环境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坡地农林复合经营是一种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坡地利用保护方式,与常规方式相比其投资少、......
[期刊论文] 作者:许峰,蔡强国,吴淑安,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00
坡地农林复合系统的土壤养分过程包括养分坡面流失、地下损失、系统养分循环等空间过程及土壤养分的年、季度变化的时间过程。目前 ,国内外的研究多局限于控制坡面流失、系统...
[会议论文] 作者:许峰;蔡强国;吴淑安;, 来源:1998年国际山区资源开发与保护研讨会 年份:1998
坡地资源在我国这样一个多山国家是农业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与保护对环境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坡地复合农林业是一中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坡地利用保护方式,与现有的坡地......
[期刊论文] 作者:许峰,蔡强国,吴淑安, 来源:山地学报 年份:1999
针对南方湿润山区易受侵蚀的特点,以三峡库区紫色土为例,从防止细沟的侵蚀、树篱与带间作物的竞争、坡地的土地利用率等基本方面探讨了等高植物篱的适合带间距,并推导了可实际应......
[期刊论文] 作者:吴淑安,蔡强国,靳长兴,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1996
在半干旱──干旱,农牧交错这一特定地理区域,在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了采自该地区不同地貌类型、不同利用情况下土壤标本18个,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确定了它们的物理化学特性以......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忠武,蔡强国,吴淑安,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03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本研究从区域差异性着手,应用对比方法,模拟研究了辽宁兴城和贵州威宁2个区域在铁路工程施工期工程措施所形成的各类人工地貌的侵蚀产沙、产流...
[期刊论文] 作者:吴淑安,蔡强国,马绍嘉, 来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年份:1996
对采自内蒙东胜、河北张家口、山西离石和湖北通城、秭归等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区的92个土壤样,分别进行了其各项物理、化学特性的测定,和崩解、溅蚀、贯入试验,发现不同土类的试验结......
[期刊论文] 作者:黎四龙,蔡强国,吴淑安, 来源:泥沙研究 年份:1999
用最大30分钟雨强(I30)、径流量(Q)或者坡度(S)建立侵蚀量(Qs)的单因子或多因子方程。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五分地沟、五不进沟及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坡度小区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比较其效果。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朱远达,蔡强国,张光远,吴淑安,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03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三峡库区王家桥小流域的侵蚀产沙状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坡耕地对全流域侵蚀产沙量贡献最大;然后针对治理坡耕地的坡地改梯田和种植植物篱这2种水保...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