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延强,, 来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3
吴汉全教授是全国知名的李大钊研究专家,受业于学术大师张静如先生门下,传承张先生关于李大钊研究的学术思想。近30年来,吴汉全教授坚持不懈地开展李大钊研究工作,主要贡献是...
[期刊论文] 作者:孙秀民,韩宏亮,, 来源:北京党史 年份:2011
南京审计学院吴汉全教授历时10年、数易其稿,130多万字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概论》一书,于2010年10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付梓出版了。该书的出版不仅是吴汉全教授学术生涯...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祥,,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南京审计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吴汉全教授新著《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概论(1919-1949)》(上、中、下),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于2010年10月出版。该课题先后得到江苏省教育厅重大项目、国...
[期刊论文] 作者:孙秀民,, 来源:北京党史 年份:2015
近来,拜读吴汉全教授的《李大钊早期思想体系与中外思想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版)一书,深觉该著基于文化视域解读李大钊早期思想的整体视野,还原李大钊早期思想体系...
[期刊论文] 作者:胡倩, 来源:唐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6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汉全3卷本《中国现代政治史》展示了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宏大场景。该书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在大政治视域中呈现现代中国政治演变的历程;二是对现代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继华,, 来源: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吴汉全教授新著《李大钊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新道路(外二种)》,1/16的开本,1000余页的厚度,130多万字,确实是鸿篇巨制.在李大钊研究的历史上,如此分量的学术性专著,实属少见.《...
[期刊论文] 作者:陈金龙, 来源:邓小平研究 年份:2021
话语体系是近年来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亦有研究者从各自的相关学科论及话语体系问题,但从哲学上对话语体系作全面、系统研究的著作还很少见到.近读吴汉全教授2020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汉全, 来源:唐山学院学报 年份:2021
本期“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专栏,推出三篇文章,即吴汉全、刘宏伟的《伟大梦想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周良书、孙延的《李大钊与毛泽东的三重关系》,孙丽娜、魏佳文的《李大钊共同体思想发展理路探析》。...
[期刊论文] 作者:卢国琪, 来源:唐山学院学报 年份:2020
吴汉全主编的5卷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以学科建设立论,将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学科作为基本任务,梳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历史进程,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
[期刊论文] 作者:卢国琪,, 来源: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正】吴汉全教授以李大钊研究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闻名于学界,他是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近年来佳作连篇、新著不断,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中年学者。近日,笔者阅读...
[期刊论文] 作者:程美东, 来源:唐山学院学报 年份:2021
吴汉全的《话语体系初论》是学术界专门研究话语体系的拓荒之作,为推进话语体系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中平,,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2011
最近,吴汉全教授所著《李大钊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新道路(外二种)》(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以《李大钊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新道路》一书为主体部分,另外还以“外二种”形式附以两部...
[期刊论文] 作者:吴汉全,, 来源: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年份:2014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纲领性文献,它对于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问题作出了...
[期刊论文] 作者:吴汉全,,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06
陈独秀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五四时期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与同时期的李大钊一样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创者。陈独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西方......
[期刊论文] 作者:吴汉全,, 来源:政治学研究 年份:2010
《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作,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视野来看,《新民主主义论》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研究中...
[期刊论文] 作者:吴汉全,,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中共十九大政治报告在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同时,依据唯物史观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期刊论文] 作者:吴汉全,,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2007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社会公信力有了极大的提升,普通民众对中共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中间派人士增加了对中共的理解和支持,全国人民对中共领导抗战的期望值空前提高。中共...
[期刊论文] 作者:吴汉全,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李大钊早期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民国初年中国政治的演变密切联系的。 1 91 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确立了共和体制 ,是中国代议制政治的开端 ,为中国政党政治的推行创造了条...
[期刊论文] 作者:吴汉全, 来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李大钊的政党思想与中国政治的变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民国初年的政党活动是中国政治变化的突出表现,为李大钊政党思想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十月革命后中国政治变化尤为显著,李...
[期刊论文] 作者:吴汉全,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1
“五四”运动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关键性事件,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五四”运动期间的李大钊得益于十月革命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向新的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