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中国实验诊断学 年份:1997
甲胎蛋白异质体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吴晔明综述施诚仁沈霞审校作者单位:200092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甲胎蛋白(AFP)是一种胚源性糖蛋白,它的分子为N-连接的双糖链复合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施诚仁, 来源:中国实验诊断学 年份:1997
甲胎蛋白异质体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吴晔明综述施诚仁沈霞审校作者单位:200092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甲胎蛋白(AFP)是一种胚源性糖蛋白,它的分子为N-连接的双糖链复合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蒋建龙,孙琴川, 来源: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年份:1994
细套管血管穿刺针在临床的新用途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吴晔明,蒋建龙江苏省计划生育学校孙琴川近年来,作者将细套管血管穿刺针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时作胸腔药物灌注,急腹症的诊...
[期刊论文] 作者:汤绍涛,童强松,李进,杨俊,冯杰雄,孙晓毅,刘文英,徐冰,李昊, 来源: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年份:2011
长春市儿童医院协办的第九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9月3日至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包括美国、香港及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余名代表参会.国内著名小儿外科学家王维林、王果、胡廷泽、江泽熙、袁继炎、李龙、吴晔明...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临床儿科杂志 年份:1997
畸胎瘤(Tentoma)是儿童常见肿瘤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对儿童畸胎瘤的一些诊治进展作一概述。 一、胎儿期畸胎瘤的诊断和处理 随着产前超声诊断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胎儿畸...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年份:2017
膈疝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先天性膈肌发育异常.手术修补缺损是治疗本病的最终有效手段.但由于先天性膈疝常伴有其他畸形的高发生率,尤其是肺发育不全和潜在可逆性肺高压,对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综合临床医学 年份:1996
1 病例报告例1:男,26岁.自幼于右侧胸背部发现海绵状肿物,随年龄逐渐增大,就诊前20天肿块溃破出血不止,经多次加压包扎血止.体检见右侧胸壁有一巨大质软肿块、上至腋窝,下至...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年份:2008
微创外科技术目前已趋于成熟,并已成为衡量一所医院小儿外科水准的指标之一,并对外科理念、临床治疗和外科教学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小儿微创外科手术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迅速,一些......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年份:2007
腹裂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先天性腹壁缺损。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欧美国家发生率一直低于另一种腹壁缺损—脐膨出。但在过去30年间,其发生率已超过脐膨出的发生率,约为存活新生儿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年份:2013
儿童恶性实体肿瘤至今仍是导致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交通科技的发展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患儿获得了治疗的机会。各大儿童医疗中心近......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年份:2010
一穴肛是指直肠、阴道、尿道形成一共同通道,长约1~10 cm.共同通道的长度与手术操作和预后有关.共同通道〈3 cm者骶骨、括约肌发育良好,通过手术可获得良好的预后.共同通道〉3...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年份:2011
胸腹腔镜技术引入儿童胸腹部手术超过20年历史,几乎已涉及儿童的各类疾病和手术。一些手术已成为新的首选手术途径和金标准。但在儿童肿瘤手术中,胸腹腔镜技术的介入明显延后于......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年份:2014
虽然儿童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较早已有报告,但至今在我国仍不像其他儿童腔镜手术开展那么普及。究其原因,除适合做肺叶切除的婴幼儿病例较少外,也与我国婴幼儿胸腔镜技术发展滞后......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年份:2011
以胸腹腔镜手术为特点的微创外科技术在小儿外科临床应用之后得到迅速的发展,其切口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微创特点得到医患双方的共同认可和欢迎。经过近20年的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年份:2004
自1991年Geage[1]和Dallemagne[2]等相继报道应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成人严重胃食管反流后,Lobe等[3]1993年报道应用腹腔镜开展儿童Nissen's胃底折叠术,并显示较经典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2004
食管闭锁是腔镜手术涉及较迟的病种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腹腔镜探索性的涉足小儿外科病种后,至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见有大量腹腔镜应用于各类儿童消化道疾病的临床报告,延...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2006
新生儿腹壁缺损通常指新生儿腹裂和脐膨出。对于二者确切的胚胎学基础及是否为完全不相关的疾病存在争议,一些学者基于胚胎学和产前超声检查提出腹裂是由早期宫内脐带破裂或...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2015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在儿童较为少见,可在年长儿童中发生。经药物和扩张治疗无效者需手术治疗。经典的手术方法是将食管下端肌层切开(Heller术)以缓...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2008
比较小儿外科其他病种的腹腔镜临床应用,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的应用相对开展较晚,并且其推广和普及程度也不同于其他术式,相对滞后,并存在一定争议....
[会议论文] 作者:吴晔明, 来源: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4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