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孟丽萍,吴巧元, 来源: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年份:1997
2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心绞痛缓解显著50%,有效40%;16例静息心电图异常者中,完全恢复正常者37.5%(6/16)。...
[期刊论文] 作者:吴巧元,陈建明, 来源:护理研究:上旬版 年份:2005
近年来,心脏起搏技术不断完善,起搏治疗在心血管病治疗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植入起搏器只是起搏治疗的开始,后续的随访管理直接关系到起搏治疗的效果.成立起搏中心...
[期刊论文] 作者:周娟华,吴巧元, 来源:护士进修杂志 年份:2000
多腔起搏是一项最近几年开展的全新起搏技术。它具有恢复心房或心室电机械同步的作用用于防治某些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和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自1998年以来,通过对10例安装多腔超搏器......
[期刊论文] 作者:周娟华,吴巧元, 来源:护理研究:中旬版 年份:2003
目的 :为减轻PTCA加支架术后病人因长时间卧床及肢体制动而引起的不适 ,对病人进行缩短卧床时间及制动时间的研究。方法 :将住院病人根据住院时间分成实验组 (卧床时间缩短组...
[期刊论文] 作者:吴巧元,程晓涛, 来源:黑龙江护理杂志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程晓涛,吴巧元, 来源:解放军护理杂志 年份:2007
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cardiac resynchronous therapy,CRT)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阻滞患者的疗效已被多个临床试验所证实。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
[期刊论文] 作者:吴巧元,陈建明,,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06
近年来心脏起搏技术不断完善,起搏治疗在心血管病治疗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置人起搏器只是起搏治疗的开始,后续的随访管理直接关系到起搏治疗的效果。成立起搏中心或......
[期刊论文] 作者:周娟华, 孟丽萍, 吴巧元, 来源:护理学杂志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吴巧元,程晓涛,沈国花, 来源:心脑血管病防治 年份:2003
通常认为诊断复发性晕厥的"金标准"是发作当时的心电图[1].但是由于晕厥的偶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往往很难获得发作当时的心电图.植入式心电记录器(Insertable loop recor...
[期刊论文] 作者:孟丽萍,葛琴芬,吴巧元,唐娴, 来源: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2010
具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和除颤功能的起搏器(cardiac resynch ronizationtherapy-defibrillator,CRT-D),既能恢复双心室同步活动,又能预防致命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性猝死。由于...
[期刊论文] 作者:周娟华,吴巧元,程晓涛, 来源:护士进修杂志 年份:2004
多腔起搏是一项最近几年开展的全新起搏技术,它具有恢复心房或心室电机械同步的作用,用于防治某些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和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自1998年以来,通过对10例安装多腔...
[期刊论文] 作者:程晓涛,吴巧元,王晓红,, 来源: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2000
经静脉安置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我院心内科1999年成功安置了ICD 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rn临床资料rn本组2例,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78岁和7...
[期刊论文] 作者:程晓涛,吴巧元,孟丽萍,周娟华, 来源:护理与康复 年份:2009
总结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起搏除颤器的护理。植入术前做好评估和心理护理,完善准备工作;植入术后严密监测起搏器功能,及时发现及处理并发症,同时做好健康随访...
[期刊论文] 作者:程晓涛,吴巧元,孟丽萍,周娟华, 来源:浙江预防医学 年份:2009
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可用于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心功能,具有简便、安全、定量较细致、易为患者接受、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敏感性和重复性较好等优点[1]。测试...
[期刊论文] 作者:杜常青,何浪,吴巧元,沈法荣, 来源:心电与循环 年份:2012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已经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和起搏器植入数量的增多,起搏器的更换频率和器械升级也逐渐加快。据HarryMond2009年起搏器全球...
[期刊论文] 作者:沈国花,吴巧元,孔丽娟,王晓红, 来源:浙江实用医学 年份:2003
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发展,心脏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心脏介入术后拔鞘管时发生的血管迷走反射(VVRS),是一种较为少见但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造成严重后...
[期刊论文] 作者:陈小燕, 吴巧元, 林海亚, 施苏媚, 何浪,, 来源:护理与康复 年份:2018
目的观察肩关节被运动对起搏器术后肩周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脱落4例,实际对照组77例、观察组79例。制定肩关节运动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明,沈法荣,王志军,吴巧元,,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06
目的探讨不同心室起搏部位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的变化及在双心室再同步起搏(CRT)随访中的应用。方法22例资料完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其中21例经静脉......
[期刊论文] 作者:胡伟芳 程晓涛 周娟华 吴巧元 孟丽萍, 来源:心脑血管病防治 年份:2010
[关键词] 冠心病;桡动脉;介入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1.4;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0)06 _0479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0.06.36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局部血管并发症少、术后易于止血、活动不受限、住院时 间短......
[期刊论文] 作者:孙国建,吴巧元,何浪,刘元伟,沈法荣, 来源: 年份:2013
目的分析植人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将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浙江医院植入ICD及CRT-D的所有患者分为3组:ICD一级预防组,ICD二级预防组及CRT—D组。分析在随访过程中所有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死亡原因设置为:心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