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静华,俎桂琴,万清林,, 来源:黑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7
关于卅烷醇在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报导,吴尔福(1982)试验证明卅烷醇对玉米红叶...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尔福, 来源:山西农业 年份:1997
【正】 试验证明,1.5%植病灵Ⅱ乳油防治玉米粗缩病效果较为理想。浓度以800~1000倍液为宜。防治次数不要少于3次,即苗期、拔节期、抽穗前各需用药1次,就能控制住病害。从玉...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尔福, 来源:植物学通报 年份:1984
三十烷醇[CH_3(CH_2)_(28)CH_2OH]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学名三十烷醇~(-1)(nTriacontanol),又称蜂花醇(Myricyl alcohol),它常与高级脂肪酸结合成酯(如蜡酸酯),存在于...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尔福,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2
在植物光合性状中,光-光合曲线是重要的生理特性之一。这条曲线可以反映出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不同光强下的光合速率。光补偿点的高低,可表示植物对弱光的利用情况。在一般...
[会议论文] 作者:吴尔福, 来源: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植物光合生理生态学术会议 年份:1985
[会议论文] 作者:吴尔福, 来源:全国植物生长物质学术会议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佟洁, 来源:甘肃地质学报 年份:
以往是用吴氏(吴尔福,1902)网投影法完成的。现在提供设计的一微机程序,以快速、准确、批量及高效等优点弥补了旧法的诸多不足,为拟创新法的尝试。...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尔福,高新学,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85
试验用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胶体处理玉米种子和喷洒玉米幼苗,结果表明:浸种试验各种浓度的胶体三十烷醇对苗高和苗干重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发芽势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幼...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尔福,高新学,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84
本试验用三十烷醇胶体和乳剂对玉米作浸种及幼苗期喷洒生理效应比较,抽雄期作叶面喷洒田间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胶体和乳剂三十烷醇对玉米发芽率,幼苗生长量(苗高),苗干物重均...
[期刊论文] 作者:周玲玲,吴尔福,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用植物病毒防治剂(TheVirocideforPlant)—TS制剂喷洒感病桑树植株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叶片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进行同功酶比较,发现处理株多酚氧化酶的酶带数和对照株相同,均为4条,但酶带位置、......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尔福,刘正蒙,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0
前言三十烷醇[CH3(CH2)28CH2OH]是1977年美国密执安州大学S.K.Ries从紫花苜蓿干草中分离出来的,是一个长链伯醇(三十烷醇—1),又称蜂花醇(Myricyl alcohol或Melissyl alcohol...
[会议论文] 作者:吴尔福,李兴锋, 来源:迎接21世纪西部大开发暨微生物教学科研和成果产业化研讨会 年份:2001
甜菜病害危害最严重是病毒性病害.甜菜坏死黄脉花叶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mosoaic virus)和甜菜黄化病毒(Beet yellows virus),甜菜花叶病毒(Beet mosaic virus),...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尔福,孙光荣,王鸣岐,,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2
TS制剂能有效地阻止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对番茄的感染。对已经感病的植株,在始花期喷施0.5~1.0ppm 浓度的TS药液,治疗效果达77.7%~95.7%;产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
[会议论文] 作者:吴尔福,孙光荣,王鸣歧, 来源:全国植物生长物质学术会议 年份:1989
[会议论文] 作者:吴尔福,张举仁,孙光荣, 来源:全国植物生长物质学术会议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刘振英,林玉福,吴尔福,,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3
干热风是我省小麦生育后期重要自然灾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小麦高产稳产影响很大。近年来国内做了许多防御小麦干热风的试验研究,找出了一些防御干热风的化学药剂,...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尔福,张举仁,孙光荣,王鸣歧,, 来源: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1989
本文报道TA(TS型)制剂(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和表面活性剂的复合剂)对玉米、粟红叶病的防治生理效应,尤其是有关光合作用与控制玉米及粟红叶病的关系。玉米和粟红叶病的病原物都...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尔福, 瞿晓灵, 李兴锋, 孙光荣, 王鸣岐,,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8
在国际上以鉴定病毒毒源、介体、和鉴定再度引起感染的病源,以此为中心的防治植物病毒的基本策略曾发挥过並还在继续发挥作用。但从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治疗植物病毒病相...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