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敏,吴少庭,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8
为确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疟原虫检测方法,根据红内期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3条,采用微量全血和滤纸干血滴标本快速制备疟原虫DNA模板的9种方法,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并比较。结果显......
[期刊论文] 作者:林敏,吴少庭, 来源: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年份:2000
为了调查目前深圳地区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本文自1997年至1999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深圳地区不同人群1220份血清进行检查,结果总人群IgG阳性率为11.15%,IgM阳性率为0.25%。其中,幼儿组、青少年组、成年组、......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少庭,陈志辉,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2000
为建立能检测蚊体内恶性疟原虫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根据恶性疟原虫CS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Chelex-100煮沸法制备DNA模板,采用PCR方法,恶性疟原虫子孢模板预期被扩增出245bp的DNA条带,并将该法与蚊虫解剖......
[期刊论文] 作者:占国清,吴少庭,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份:2000
目的 构建编码弓形虫RH株表面抗原P30基因分枝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表达重组质粒并进行其序列测定。方法 弓形虫RH株腹腔接种小鼠,收集腹水,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根据基因库P30基因序列设计合......
[期刊论文] 作者:占国清,吴少庭,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份:2000
目的 通过肌注弓形虫DNA疫苗质粒pBK-P30、pBK-P22直接免疫小鼠,观察重组质粒在鼠体内不同器官组织的分布。方法 疫苗pBK-P30、pBK-P22经肌注免疫BALB/c鼠,5周和10周后,分别取免疫鼠的肺、心脏、肝脏、脾、肌肉、肾脏及......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少庭,陈志辉,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份:1998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以Dig-11-dUTP代替部分dTTP直接制备标记弓形虫特异性rDNA基因片段作为探针,用于检测弓形虫感染。该探针和弓形虫核酸抽提物杂交阳性,而与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杜氏利......
[会议论文] 作者:陈志辉,吴少庭, 来源:中国动物学会第六次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占国清,吴少庭,等,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2001
目的 观察弓形虫表面抗原P30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诱导其体内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及抗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重组质粒pBK-P30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肌注免疫BALB/c小鼠,分别...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少庭,郑春福,等,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2002
本项目在恶性疟疫苗候选分子裂殖子表面蛋白-2(MSA2)及环子孢子蛋白(CSP)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免疫原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CSP、MSA2之DNA疫苗,同时率先在国内外构建CSP、MSA2...
[期刊论文] 作者:付小强,刘洪波,吴少庭,,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2011
目的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系统中表达结核分枝杆菌ESAT-6基因。方法以重组质粒pET23a-ESAT-6为模板,亚克隆目的片段ESAT-6至酵母菌分泌表达载体pPICZaA,重组质粒...
[期刊论文] 作者:张仁利,吴少庭,等, 来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年份:2002
目的:探讨恶性疟原虫FCC-1/HN株裂殖子表面蛋白-2(MSP-2)和环子孢子蛋白(CSP)与BCG多价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的特性及抗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方法:将重组pBCG/MSP-2和pBCG/CSP多......
[会议论文] 作者:王芳, 吴少庭, 黄汉菊,, 来源: 年份:2004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Ag85A蛋白的分枝杆菌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在耻垢分枝杆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自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中扩增Ag85A基因片段,克隆至pGEM-T载体,...
[期刊论文] 作者:雷蕾,吴少庭,蔡昌学, 来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年份:2007
目的在耻垢分枝杆菌Mycobaterium smegmatis mc^2 155中表达人类乳头瘤病毒16型E7C亚基因,为其重组BCG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电穿孔转化法将重组质粒pBCG-E7C导入耻垢...
[会议论文] 作者:潘辉榕, 戴五星, 吴少庭,, 来源: 年份:2004
据WHO报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自2002年11月在中国广东被发现到2003年7月。已波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人类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
[期刊论文] 作者:刘茂玲,吴少庭,卢祖洵,,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2006
目的 探讨深圳市40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政策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
[期刊论文] 作者:周爱琴,石淑华,吴少庭, 来源: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年份:2002
苯丙酮尿症是新生儿必须筛查的疾病之一。该病是否及时诊断和治疗关系到苯丙酮尿症患者的生命质量。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苯丙酮尿症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从病因与发病机...
[期刊论文] 作者:刘茂玲,吴少庭,卢祖洵,,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李俊华,吴少庭,翁亚彪, 来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年份:2006
本文对近年来研制的弓形虫疫苗的种类、方法及其免疫保护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弓形虫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林绮萍,吴少庭,翁亚彪,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2003
1985年Smith率先将EcoRI内切酶的部分基因片段插入丝状噬菌体fl的外壳蛋白基因Ⅲ区,使目的基因编码的多肽呈现在噬菌体表面,并建立了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
[期刊论文] 作者:刘茂玲,吴少庭,卢祖洵,,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年份:2006
目的 探讨浆细胞膜精蛋白PC-1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IR)特征和2型糖尿病(DM)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深圳市133例2型DM患者和108例非......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