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在将《湘西纪行》与《桂林集》(上卷)的所有篇目进行了逐一比对之后,考论了两集重出篇目的四点差异,同时比较了目前所见两种版本《桂林集》之异同。目前整理《桂林集》,应以日......
[学位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 年份:2013
以三坊七巷为中心的明清福州府城南部,文人辈出,文人建筑星罗棋布。本文除绪论、结论外,分为六章,对这一区域内的明清两朝主要文人建筑进行全面梳理和考察,力图展示这一区域...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6
顾贞观是清初著名词人,然其生平尤其是闽中之行尚存不少未明之处。该文的考论认为,顾贞观康熙十七年入闽,二十年离开;在闽中主要与吴兴祚、林鼎复、黄晋良、陈轼、许遇等交游...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5
福州朱紫坊芙蓉园,由南宋至近代,多有知名文人寓居其内。随着历代的易主,芙蓉园异名甚多,先后为南宋陈餠芙蓉别馆、明代傅汝舟故居、谢氏泊台、叶向高故居、清代叶观国芙蓉园...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4
对于当前与今后的断代文学总集整理而言,明清地方文献实在是一大宝库。以《弘治八闽通志》中存录的宋诗来看,明清地方文献对于整理断代文学总集具有不可替代的辑佚与校勘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20
中国传统文人建筑发展至明清臻于鼎盛。文人建筑是指主要供文人活动或具有浓厚文人气息的建筑,可以分为私家建筑、公共建筑和教育建筑三大类,其中私家建筑数量最多,也最有代表性。明清私家文人建筑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文化理念,以自适独善为精神追求,以雅人深致为......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3
福州光禄吟台,北宋郡守程师孟建。明末以后在此建玉尺山房,今存吟台石刻及残址。明清两朝,玉尺山房屡易其主,而文采风流相传不绝。孙昌裔孙学稼父子、许豸许友父子、齐鲲、林枫、......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5
福州光禄坊刘家大院在近代因规模宏大被称为"刘半街",在其光环下,隐藏着几个家族的文学背影。自清初以来,许氏家族的米友堂和紫藤花庵、女诗人许琛的疏影楼、林氏家族的朴学斋......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孙学稼是重要的闽中明遗民诗人,大体可证其生年为1621年,卒年为1682年。孙学稼与闽中许氏、曾氏等文学家族有密切交游,与屈大均、朱彝尊、顾炎武有往来酬酢;现存的著作《鸥波杂草......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8
分灯吟社是活动于道光戊子年(1828)的一个闽中诗社。诗社的主要成员是林枫、王景贤、张振凤、林仰东、叶倬昌、谢宗善,其中林枫是代表诗人,诗社主要活动地点在屏山环翠楼。分灯......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7
榕庵在福州城内乌石山北麓,是闽中颇有特色的文人建筑。最早是明末韩锡读书处。先后有林蕙、张远、林皎兄弟、林文英兄弟、林绪光等文人在此居住或读书,还留下了朱彝尊、查慎行......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9
林佶,字吉人,号鹿原,侯官人,父兄皆有名于时。工楷法,是当时著名书法家。文师汪琬,诗师陈廷敬、王士禛。此三人集皆佶手缮付雕,精雅为世所重。又是藏书大家,徐乾学辑经解,朱...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6
福州乌石山石林(后称涛园),明末邓庆寀建,是闽中相当重要的文人建筑。明末清初,许氏家族的许豸、许友、许遇、许鼎、陈学良、许均先后居此,许鼎和陈学良合撰《石林倡和诗》;清......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5
孙学稼(约1621-1682)是福建重要的明遗民诗人,出自侯官“一门两代三进士”的家族,青年时期遭逢明清易代的巨变,乃绝意仕进,漫游三十余年以终,所历山川郡县、时事民情多形诸歌咏,交游......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8
侯官孙氏家族在明末是"簪绂累代,高第名家"的闽中望族。近百年孙氏后人先后编成三种族谱,这个家族入闽六百余年来的谱系陆续面世。其中第九世、第十世多位重要家族成员的生平情......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16
清初前四十年,活跃于福建诗坛者大部分是明遗民,他们的诗歌风格与明代闽诗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林古度的清婉多讽、余怀的凄丽绝俗、许友的孤旷高迥和孙学稼的浩瀚逶迤代表了福建明遗民诗人异彩纷呈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成就。在清初遗民诗人的努力下,闽诗经历了复......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药物与人 年份:2005
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日发布了一些疑有较重不良反应的常用药,服用这些药时务必要谨慎,若有可替代药时.应用可替代药替代:没有替代药的,千万在医生指导下,先看清说明书中的不......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14
光禄坊是著名的福州三坊七巷中的一坊。由清代康熙中叶开始,此地形成了一个诗歌流派——“光禄派”。本文考察光禄派王要诗人的生平及创作情况,确定黄任是该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将光禄派诗人的活动分为五个时期;归纳出光禄派的总体风格是清丽韶秀、富有情韵;并指出该......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7
福州荔水庄虽已湮灭无闻,却是北宋以来相当重要的文人建筑。此处可考的异称和主人比较多,有北宋的西园,明代王应时的洋园、薛梦雷的西园,清代陈定国的西园、林逊林侗林佶父子...
[期刊论文] 作者:吴可文,, 来源: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7
经辨证:杨叔怿生于1830年,卒于1898年;南社成员共十三人;建“南社诗龛”为纪念时已逝世九位成员;“南社五虎”应为杨叔怿、郭式昌、林天龄、陈遹祺、马凌霄五人。南社由林直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