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96
静穆:司空图推崇的一种审美心态吴全兰读过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的人,大概都会注意到,《诗品》中的人物形象,如畸人、可人、美人、高人、碧山人等,都风神清逸,满脸仙气,远离尘嚣,似...
[期刊论文] 作者:朱启星,张永华,余秋月,吴全兰,包亚玲,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5
全身振动对公交女司售人员女性机能影响朱启星,张永华,余秋月,吴全兰,包亚玲从事公交司售工作的妇女由于长期接触汽车行驶中产生的非周期性大振幅冲动性振动,久之可对其女性机能产...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0
庄子笔下的至人、真人、神人、圣人洒脱旷达 ,超尘脱俗 ,他们常以“游”的方式来处世 ,且能忘怀一切。描绘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形象 ,是庄子的一种审美活动 ,是他陷入人生...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蕴含丰富的哲学意蕴,包括:一分为二的观点、普遍性的观点、统一性的观点。阴阳哲学的特征是:强调互补与共生,追求和谐与平衡。崇尚互补共生、和谐平衡的阴...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西汉法家在儒术得到独尊、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情况下,并不甘心处于非主流的位置,而是千方百计地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他们批评儒家思想对安国尊君毫无用处,批评儒家没有执政能力......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刘向《列女传》中的女性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女性所扮演的"民"、女儿、妻子、母亲、儿媳等各种社会角色提出伦理要求,而对女性的各种伦理要求又以"礼"、"义"为价值取向。《...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先秦时期思想自由、开放,人们可以各抒己见,没有所谓的权威、标准,各种思想学说纷杂并存。而古代的思想家又普遍认为思想的混乱必然导致社会的混乱,因此希望统一思想。一直到...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14
西汉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统治,对延缓中国封建社会的崩溃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封建统治得以绵延两千多年的重要的理论支撑。它在历史上的积......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西汉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统治,对延缓中国封建社会的崩溃起了重要作用。但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在历史上也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9
屈原的自杀是必然的。在当时的情况下 ,死是他最好的归宿。这是由他天赋的内美、高尚的人格和南楚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浪漫气质所决定的。他的身世、修养、气质是他走上悲剧道...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自然美,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这一结论是从历代诗人对自然美的刻意追求,历代诗论家对自然美的大力提倡中总结出来的.对这种美的崇尚与追求,又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6
《牟子理惑论》认为佛教与《老子》都崇尚无为,佛道与道家之"道"相通。同时认为,佛教不但不违儒家的孝、仁、礼,而且是更高境界的孝、仁、礼;佛家"说生死之事,鬼神之务"与儒...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西汉法家在与儒家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斗争中失败,为我们维护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首先,要掌握意识形态...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9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能够成为盛世,能有高度的民族认同意识和稳定的核心地区版图,与西汉时期意识形态的建构有密切的关系。在西汉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知识分子的理想性与统治阶...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7
诗名《大海的早晨》,诗中描绘了大海的早晨渔船出海的情景,鱼船尚未开始工作,在大海的怀抱中悠闲地航行,自在地嬉戏。诗歌笔调轻快,意境开阔,充满着对美丽的大海的早晨的赞美...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3
《论语》只两处提到“诚”,而“诚”所包含的真性情、诚实、忠信、笃敬、正直等品格,却充满《论语》全书。“诚”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的性格特征,亦是孔子的思想核心—......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3
是汉代刘向编撰的一本文集,其中有丰富的人文思想.作者认识到人在天人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力量;认识到忠信礼义等道德观念和行为对人性的塑造和提升;...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3
西汉中期以后,儒家思想和儒士曾一度受压抑和贬斥。面对这种现象,刘向自觉地继承和维护先秦儒家思想,并以诸子之学丰富儒家思想,在儒学指向上不仅继承荀子重视事功的“外王”之学......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2005
西汉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刘向很重视气节,他的气节观以仁、义为核心,认为成就气节需要经受严峻的考验和付出一定的代价。他丰富和扩展了气节的内涵,首次把忠于国家和民族、为官...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6
刘歆的“中和”思想主要表现为:“和”、“谐”、“中”,认为“中”能使万物“生”、“成”,不“中”则不能“生”。强调“中”与“生”的必然联系,是刘歆在哲学上的独特贡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