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5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5
吴兆路吴兆路,1958年10月生。198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1989年在兰州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3
吴兆路认为,中国学首先包含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概括对中国现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术等方面的研究,还包括国内对上述各领域做出的对等交流;方铭认为,中国学对...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5
公安派与阳明后学吴兆路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崛起的以湖北公安人袁氏三兄弟为领袖的一个文学流派。袁宗道,字伯修,在开创文派的过程中起了先导作用,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教材──评《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第一集)吴兆路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为配合与美国南海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中华文化讲座》电视系列片的播放,而编辑出版的讲稿─-《中华文化讲座丛书...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3
吴兆路认为,中国学首先包含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概括对中国现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术等方面的研究,还包括国内对上述各领域做出的对等交流;方铭认为,中国学对于中国文化研究的最重要贡献,是为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一个世界的视角...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作家。生卒年不详。他早年曾热衷于功名,但并不得志。后来长期漂泊天涯,饱尝羁旅之苦,得到了比较深刻的人生体验。...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9
翁方纲继神韵、格调、性灵三说之后,又提出了新的诗学主张——肌理说。本文讨论了其“肌理说”产生的时代文化氛围及基本内涵,阐述了翁氏对神韵说的补救与改造,以及对格调说的修......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渭南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本文主要从文学批评史的角度,探讨了陶渊明的地位及其作品的美学价值。他的文学地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作为一名诗人,陶渊明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至唐,...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党政干部文摘 年份:2006
在中国学术史上,清朝乾隆年间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时代,学术文化思潮的“回归”和“穴结”伴随“盛世”而悄然出现。而最能展现其“回归”和“穴结”特色的当是《四库全书》...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本文主要探讨了魏晋南北朝赋家的一种精神现象——沉重的忧思.它有着相当进步的文化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的觉醒和文学观念的自觉....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7
沈德潜的诗歌美学思想,虽然把“忠爱”(《归愚诗钞余集总目》乾隆丙戌秋七月会稷门生梁国治序文)、“温厚和平”(《说诗碎语》卷上)等儒家诗教传统作为创作的基本原则,其思想倾向显......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5
性灵学说与地域文化吴兆路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在既定的某一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而地理环境就是人类创造历史的空间大舞台。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早期,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20
沈德潜是清代乾隆年间早期著名的一代诗文大家,向来被视为"格调说"的倡导者,其实它更具有深刻的丰富性和兼容性。他重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但其早年的作品更接近社会...
[会议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 年份:2006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很荣幸能做客华东交大"孔目湖讲坛",为大家作《历史上的纪晓岚》的讲座。在讲座之前,首先感谢华东交大党委宣传部和人文学院的领导和老师...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正】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并已成为永世不可企及的范本。诚如宋代王安石所说,他是“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本文对公安派的性灵主张及其思想渊源和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探讨。笔者根据社会思潮的演变和袁宏道思想发展的轨迹,把性灵说分为前后两期,并对其功过得失作了科学的评...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继承传统独领风骚[日]甲斐胜二上海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两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日已经全部出版,这是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一件盛事,从中我们可窥见到这套丛书的博大精深和体大虑周,确实有其独特之处。这套丛书的主编王运熙和顾易生教授,是复旦大学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明清时期,倡导抒写性灵的文学思潮蔚然成风。此时,多数文人已失去对传统价值观的信仰,一心要创造一种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又使他们都具有一种狂狷之气和愤世嫉俗之情;在不以世俗为务和沉迷于山水的行为背后,也隐含着某种忧患感、何以会......
[会议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复旦大学第二届中国文论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5
乾嘉时期,疆域一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得到进一步繁荣,统治者于是得以将主要精力用于思想文化方面的建设,加强了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这一方针的贯彻实施,自然也影响到学术文化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兆路,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年份:202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