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4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04
民国时期,太湖流域的人工养鱼业主要分布在湖荡丰富的平原水乡地区,以池塘养鱼为主,外荡养鱼为补充。与粗放型的外荡养鱼相比,池塘养鱼业具有集约性强、产量高等特点,与日益...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07
本文将中国近代城市化的首发之地——上海作为研究对象,以开埠后租界城市空间扩展的微观过程为视角,系统探讨其河浜资源利用与相关环境变迁的内在机制与驱动力,并对深层的制...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4
前人成果对棚户区群体在上海落脚、繁衍生息以及融入城市等一系列过程缺乏历时性的梳理,现从历史变迁的视角对上海棚户区群体的社会属性结构和文化心态变化进行系统的探讨。...
[学位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 年份:2008
本文以近代上海城市空间扩展中的“填浜筑路”为切入点,运用历史地理学方法并辅以数据库、GIS手段,复原了传统农田形态下的塘路系统向城市道路系统演变的具体过程、驱动机制...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随着近代上海城市空间的扩展,棚户区从城乡交错带日益向城市肌体内侵入,最终成为令城市管理者头疼而又无法排拒的贫困社区。城市社会主要以规范的城市社区景观和主流城市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2
城市景观的记忆、感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心态机制,是城市人文地理学、城市史学、城市社会心理学、城市文化遗产学等共同关注的课题,但由于跨学科方法的交融不够,少有成果真正将城......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14
城市区片地名作为链接传统乡镇地名体系与现代城市地名体系的地名类别,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但因其内部存在着地名起源时的自然、人文环境差异,以及后来演变过程中的地理...
[会议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通过考释1953—1978年间《上海文学》小说中有关上海城市住房问题的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接模式,认为:尽管这些作品受当时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较重,表层内容普遍存在"失...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20
20世纪前半期,太湖流域以河泥和绿肥为主的肥料结构与其地理环境相适应,具有源源不断和通畅的供应链。1950年代后,由于片面追求粮食增产,河湖养鱼和围垦占用水面,以及消灭血...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08
本文以上海老城厢城市景观演变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分析了主导这一过程的驱动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在人为侵占与河浜自然属性的交互作用下,"因浜成路"一直是上海老城厢独具特...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2020
20世纪前半期,对于江南地区最显著的地方病——血吸虫病,国民政府虽然也投入了大量医疗力量调查各地发病状况和救治病人,对该疾病的认识逐渐科学化,但由于政府社会动员能力有...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6
传统时期太湖东部平原的聚落具有"浜村相依"的普遍特征,河浜是聚落景观的主体,具有提供饮水、交通、农田排灌等各种实用功能,同时还是民间风水信仰的精神依托所在。家族墓地...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年份:2017
传统时期太湖流域的渔民群体分为陆上定居的兼业渔民(仍属农民身份)和水上流动的专业渔民,其生产与生活方式因水环境和鱼资源的分布而存在区域差异。太湖周边低地湖荡区的兼...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20世纪前半期,长江三角洲湖泊地区物产丰饶,湖泊之利惠及渔、农、工、商等社会群体,民众对湖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湖泊物质循环并不冲突。湖泊出产的淡水鱼尤为大宗,能够满足...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史林 年份:2009
棚户区的形成与城市化影响下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国内外城市研究学界主要将棚户区作为城市社会问题来探讨,一般未从区域生态环境史的角度,考察棚户区产生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4
如果将上海棚户区污名的概念化建构和历史传递过程作为一种社会记忆,通过历史学的方法观察这一过程的阶段变化和整体性,就可以看出权力阶层在构建社会记忆中的重要性。早期棚...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文章以上海地区河流体系(包括堤岸)不完善的公有产权在上海开埠后所发生的私有化为切入点,揭示乡村城市化过程中水环境问题产生的产权因素。传统农业经济条件下河流体系"似公...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20
20世纪上半叶,上海周边的市镇在大都市中心的吸引与辐射下,发生了明显的结构重组和功能演替。先是在上海近郊乡村兴起一批新市镇,暂时分担了城市的疏散功能,但很快就融入了中...
[会议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 年份:2004
城市景观的记忆、感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心态机制,是城市人文地理学、城市史学、城市社会心理学、城市文化遗产学等共同关注的课题,但由于跨学科方法的交融不够,少有成果真正...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范,, 来源:历史地理 年份:2006
【正】对城市空间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交通,交通最直接的载体就是城市道路。近代上海城市化始于租界建立,城市地理空间随着租界区域的数次扩张而渐次拓展,所以租界道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