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世弼,张琦,, 来源:福建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1
结合水稻品种改良,进行理化因素综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新育出的品种比老品种有更多的形态突变。2.水稻种子经秋水仙碱预浸减轻了辐射生理损伤和遗传效应。3.从M_2和M_3代...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世弼,张琦华,,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1984
导言电离幅射可提高作物突变率,但突变因子在M_1代一般是不可见的,M_2代必须具有足够的群体隐性突变才能充分显现。如果能通过M_1代生理损伤参数,来预示M_2代的突变频率和突...
[期刊论文] 作者:张琦华,吴世弼,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84
在辐射育种实践中,辐照水稻杂种已成为选育新品种的有效途径.据全国水辐育种协作组1980年研究年报报道:广西省农科院用红梅早5号与广南早1号杂交第一代经~(60)Coγ射线25千伦...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世弼,张奇华,, 来源:福建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2
高照射量~(60)Coγ射线照射水稻不同杂交组合的F_1代(M_1F_1),可以引起杂种辐射二代(M_2F_2)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数量性状诱变效应表现为两种情况:1.多数处理群体的平均值与...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世弼,张琦华, 来源: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年份:1988
利用30千伦~(60)Coγ射线辐照早籼品种“桂朝二号”诱发突变获得一个高秆突变体“Mh-1”。研究结果表明:“Mh-1”株高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属简单遗传,同时也受微效基因影...
[期刊论文] 作者:陈启锋,吴世弼,陈文和,张琦华,林光霖,, 来源:福建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2
本文报道了利用优良亲本“珍龙410”和“Cilaunboloye”,通过回交系谱法,实现双亲基因重组,培育出早熟高产优质的早籼新品砷“233”的过程;介绍了新品种“233”的王要性状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