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0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苏轼和辛弃疾作为宋代词坛上的“词仙”和“词中之龙”,一个为词立法,一个集宋词之大成,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他们的人生经历、理想追求和文化人格不同,苏...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两汉是知识阶层的身份发生重要变化的时代,实现了从"士人""士大夫"向"文人"的转变。汉赋创作主体的不同身份,决定着其价值取向和独特话语方式的生成,从而直接影响文本的形态,形成某......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商场现代化 年份:2006
广告传播是一种以营造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方式为目的的文化传播形式。广告传播在刺激消费心理、引导消费方式、转变消费观念、构建消费时尚、传播消费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4
“陌生化”概念源于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旨在通过语言变形或技巧的处理,把因过于熟悉而失去审美意味的东西描绘成陌生的事物,使人产生新鲜感、生疏感,从而延长对生...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5
《聊斋志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了“假象寄兴”的审美思 维方式,自由地构筑起奇幻瑰异的审美世界,真切地寄寓了蒲松龄的生 命智慧与痴情,诗意地表达了蒲松龄对理想生存状态的...
[学位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 年份:2009
汉代是中国古代文体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各种文体至汉代已基本齐备,许多文体的体制规范都在此时确立下来。本文选取汉代文体的发展,文体批评,文体与经学及文体拟作四个方面作...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07
“三言”对人的本真情感和世俗欲望的张扬引起了小说审美机制的一系列变化,促进了小说叙事艺术的提高。使反讽成为小说叙事的重要策略。“三言”的反讽叙事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生态批评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并非局限于文本解读,也非只关注现实的文学活动。生态批评的视阈理应是宽泛的,并指涉由“生态”引发的自然、环境现状以及促使人们深度思考人...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直面人生的虚无与悲凉,无法超越与皈依的痛苦,导致李商隐情感结构的双重性:痴情地追寻与痛彻地失落。这使得李商隐的爱情诗往往采用两难结构与其情感结构相...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09
":丽"是汉赋最典型的文体特征,是给赋体定性的重要因素。汉赋作家对汉赋之"丽"的坚守表明他们在对待文学语言上出现了非功利性的审美态度,昭示着两汉走向自觉的文体意识,标志...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魏晋时期自然成为被独立审视的审美对象,具有了自身的审美意义,魏晋士人摆脱了汉儒将自然外化为伦理象征物的束缚,更多地关注自然的感性形式之美、内蕴于其中的生命气息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商场现代化 年份:2006
从深层意义上说,广告是一种欲望生成的艺术。广告文化借助消费乌托邦的营造使消费者逐渐淡化自己的理性意识,沉迷于消费的幻觉之中,导致对现实世界和自我主体把握的双重错位,陷入......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汉代是经学的时代,文人强烈的宗经意识深刻影响着汉代文体的生成。在汉代文人看来,经学既是天地人间恒久之道的渊薮,也是文章的最高范本和各种文体之源,所以撰写文章只须直接采用......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7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是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其关键是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高校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按照以学为主、课内外结合、结果与...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2019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深度研究"生态问题",而研究"生态问题"又离不开对人的生存问题的关注,或者是认识人如何能够和谐地、生态化地生存。盖光教授的著作《生态境域中人的生存...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目前中文专业教学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经典阅读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文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明确的经典意识,并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文本,启迪学生的思维,开...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5
生态文化是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它通过内在机理的方式制约着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促......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11
"慎言"是孔子言说的重要原则,《论语》"慎言"意识的产生与"言"的神圣性、权威性,"述而不作"的文化理念及君子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慎言"意识决定着《论语》的言说方式,体现在文体形式上......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美学经典文本是文艺美学理论的基石,影响深远而巨大。因此,我们必须细读经典文本,构筑与经典对话的平台,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维度上阐释美学经典,在历史与实践的交汇中建构美学......
[期刊论文] 作者:吕逸新,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修辞立其诚”是孔子解释《周易》之语,意思是中正不伪,合情合理地修饬卦爻辞和释卦之辞,使之能正确地反映天意。“修辞立其诚”也是对所有言语活动的伦理要求和普遍性标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