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份:2002
土壤学新书《绿色的根基》由中国土壤学会组织编写,编审委员会主任朱兆良,撰稿李保国、黄元仿、吕贻忠。全书共分5章:第1章,土壤—陆地生命不可替代的资源和环境;第2章,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份:2002
土壤学新书《绿色的根基》由中国土壤学会组织编写,编审委员会主任朱兆良,撰稿李保国、黄元仿、吕贻忠。全书共分5章:第1章,土壤-陆地生命不可替代的资源和环境;第2章,土壤...
[学位论文] 作者:吕贻忠,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2003
根据鄂尔多斯沙地实地采集的大量土壤样品和实地观测数据,采用GIS与地统计学方法等方法,对不同尺度下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质地...
[期刊论文] 作者:吕贻忠,马兴旺, 来源:生态环境 年份:2003
土壤养分的变化与荒漠化植被演替有密切的关系,当草地生态系统演变为以灌丛为主的生态系统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增强,形成以灌丛为核心的"肥岛";风蚀是造成荒漠化土壤养分...
[期刊论文] 作者:赵红,吕贻忠,,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2009
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潮土结构特性的影响,探求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结构的变化规律。以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基础,采用了传统翻耕、翻耕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还田、免耕覆盖还田、免耕立秆还田和免耕粉碎还田6种处理,分别对不同耕层的土......
[期刊论文] 作者:赵楠,吕贻忠,,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年份:2012
研究了饼肥,绿肥,秸秆肥三种处理在等氮等磷条件下对胡敏酸结构特性的影响,采用元素分析,显微红外,固态13 C-NMR三种分析方法进行结构解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胡敏酸在...
[期刊论文] 作者:常春英,吕贻忠,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年份:2009
研究了两种不同来源的胡敏酸对2,4-D的吸附特性和吸附机理。分别将黑土和栗钙土土壤样品提取胡敏酸,然后采用批量平衡震荡法进行吸附实验,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电子顺...
[期刊论文] 作者:马兴旺,吕贻忠,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0
草原退经引起的土壤性质的变化会影响腐殖质与矿质颗粒的结合状态,本文对采自草原退化前后的土壤样品分级提取不同粒径的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然后用不同的浸提剂提取复合体中结......
[期刊论文] 作者:周虎,吕贻忠,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4
土壤结构是土壤中各种过程进行的物理框架,土壤结构的定量化对土壤水、气、热和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定量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讨论了土壤结构研究的内容,介绍了土壤结...
[期刊论文] 作者:常春英,吕贻忠, 来源:腐植酸 年份:2004
采用批量平衡震荡法研究了腐植酸对不同浓度阿特拉津的吸附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SR)2种方法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腐植酸...
[期刊论文] 作者:崔潇潇,高原,吕贻忠,,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2010
该文旨在揭示北京市大兴区土壤肥力指标及肥力质量空间变化规律,为土壤培肥管理提供指导。通过实测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五个肥力指标的含量,运用地...
[期刊论文] 作者:王月瑛,吕贻忠,,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年份:2016
生物质炭表面灰分的存在会严重影响生物质炭的表面结构特性及吸附能力。采用HCl-HF对400和600℃两种温度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质炭进行酸洗处理,去除生物质炭表面的灰分。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吕贻忠,杨佩国,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4
本研究针对鄂尔多斯沙地生物结皮进行调查,利用人工喷水模拟降雨分析结皮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生物结皮能显著地降低土壤水分的入渗速率.在去掉结皮时,表层下5 cm...
[期刊论文] 作者:吕贻忠,熊顺贵,,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7
通过对暗栗钙土的腐殖酸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在羊草草原上,经过8~10年的围栏禁牧,栗钙土表层腐殖酸的羟基、羧基的吸收峰与吸光度比在自由放牧或过度放牧条件下的高;而在1600~1660cm 处的吸收则相反。说明尽管腐殖酸的性质和结构比较稳定,但由于长时间的人为措......
[期刊论文] 作者:吕贻忠,胡克林,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4
在毛乌素沙地,其主要地貌为各种大小不一的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沙丘高度一般在5~10 m之间,大小因沙丘类型不同而不同,地形起伏不大.不同沙丘类型以及沙地微地形对...
[期刊论文] 作者:缪闯和,吕贻忠,, 来源:土壤 年份:2021
为探究不同类型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含量和结构的差异性,选取黑土、潮土和红壤3种土壤的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提取其中的DOM,应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分析土壤中DOM的数量和光谱特征。结果显示: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及......
[期刊论文] 作者:宋明元,吕贻忠,,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粘土施加量(0、150、300、600t hm-2)及施用方式(表施、底施)对风沙土保水性及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施用方式一致时,...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凤荣,吕贻忠,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05
通过对北京百花山地区山地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及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测定分析,得到了该地区山地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的肥力特征。该地...
[会议论文] 作者:缪闯和,吕贻忠, 来源: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年份:2019
可溶性有机物(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是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碳氮循环、养分转化及污染物迁移等土壤生物化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吕贻忠,李保国,等,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2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夏初不同地形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规律,本试验在鄂尔多斯高原几种地形的沙质荒漠化土壤上,用时域反射仪(TDR)测定表层土壤(0-30cm)含水量,对表层土壤水分分布特征进......
相关搜索: